兰晔:杨老师你好,我有个儿子15岁,他今年下半年更不爱学习,还有爱撒谎跟同学借钱有时还会那家里的钱,我为这事也不知打了他多少次还是不改,真不知他以后会是什么样我现在非常苦恼,想问问你心理专家,我该如何对他杨永龙:孩子借钱或拿家里的钱,是不是我们平时没有给孩子零花钱呢?兰晔:小的时候不给可是我现在都给他,5-10元也不少了杨永龙:每周还是每天?兰晔:他在学校吃饭每天都给他杨永龙:他在学校吃几顿饭呢?兰晔:中午一顿,想想他的毛病我很后怕杨永龙:孩子正在长身体,每顿饭就得5~6元。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借钱或“私拿”家里的钱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孩子没有自主使用零用钱或零用钱不够;受他人指使、教唆或胁迫;用钱来“围”朋友;模仿父母大手大脚花钱等等。兰晔:哦,问他什么原因就是说买吃的再也不说杨永龙:要了解,那么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静下心来创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融洽环境,让孩子自己述说借钱或“私拿”家里的钱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以及平常的生活中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当孩子说出了借钱或拿钱的真实原因之后,切忌以呵斥、严厉的批评为手段来进行“教育”孩子,而要运用“0×0教育诱导模式”来引导——肯定和表扬孩子讲真话的行为表现(0),用“如果”和“假设”的方式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肯定(0)。 具体到你的孩子来讲,你可以说“你对我说了真话,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好孩子,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也非常喜欢你这样诚实的好孩子,如果你以后拿钱的时候能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之后再拿,那么你就是爸爸妈妈最喜欢、最值得骄傲的好孩子”。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改正“私拿”家里的钱的行为。兰晔:这些也说过可是他还经常烦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杨永龙:当发现孩子“私拿”家里的钱之后,我们做父母的要控制自己易激惹的情绪,冷静分析孩子为什么要“私拿”家里的钱,如果是正当合理的需求,那么就要给孩子讲明:这些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是合理自然的,如果能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爸爸妈妈一定会满足你的。不过你今天拿钱的方式不合理、也不明智,这样一来你就把合理的需求变成了不合理的行为,让爸爸妈妈感到非常不高兴;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也需要我们以心平气和、循循善诱的心理和行为来给予孩子引导和嘱咐,切忌严厉斥责和体罚(大量的案例表明:严厉斥责和体罚正好与教育初衷相反,孩子由于害怕和屈辱,变得不敢吐露真言,更加趋向于不诚实)。所以在教育孩子之上我们建议:从尊重孩子身心需求做起,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愿望,让孩子觉得我们在尊重他、关心他和爱护他,把心态放到与孩子同等的水平之上,这样他就不会以“私拿”家里的钱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兰晔:哦杨永龙:当发现孩子“私拿”家里的钱之后,我们做父母的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兰晔:哦,我是个以孩子为重的人,如果不是太苛刻的要求我通常会满足他的杨永龙: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经济活动乃至预算,这是家教中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最好方式,可以让孩子从中了解金钱的意义、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使用方法。孩子“私拿”家里的钱是发现家长对自己的钱没有清楚概念,以为自己拿了家长也不知道,让孩子钻了空子。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经济活动乃至预算,孩子一方面会知道家庭收入支出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可以培养其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孩子会会知道自家的经济情况,培养合理用钱意识,还有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主人,也是爸爸妈妈非常信任的人,而彻底改变其“私拿”家里的钱的行为。 比如双休日可以让孩子来买菜做饭,看看家里每天花多少钱兰晔:可是我不敢呢他会全部给你花掉的,他对钱确实没概念的,为他眼泪也不知掉了多少,还感觉不舍得,我还有个女儿他就特别懂事听话杨永龙:从我们自己本身分析,孩子在家庭中是否得到了温暖和关怀;平时是否给他一些零用钱,其数目要与一般的同学差不多;是否每周或每月给一次;是否对孩子交待了这些钱的使用和安排,即便是买了一些不恰当的东西也不要过分的批评他,因孩子有自己的爱好。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经济管理”,所以要付“学费”。孩子手中有了钱后,也就有不喜欢拿家里的钱了。 前面我已经说了孩子“私拿”家里的钱,多是自己的欲望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行为。如果孩子的欲望是正当的需要,父母就应该满足;一时满足不了,父母要说明情况,给孩子以期待的希望;同时训练他一定的抑制能力,但不可哄骗。哄骗的结果是你失掉威信,孩子不但还会重犯错误,而且学会了撒谎。如果孩子的欲求是不正当的需要,一定不要去满足他,而要耐心地向他解释,克制他的贪心,教育他抑制自己。分析原因,及早地教育,是预防孩子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要方法,这就是“防患于未然”吧。兰晔:就他我真的不会管了什么方法都用,就是不管用了杨永龙:也有可能是你们家父母的角色不清楚,在家庭中本来是父亲要扮演正直、刚健、严厉的角色,母亲要扮演慈祥、关爱、温柔的角色。在对待孩子“私拿”家里的钱这一件事情上父亲要以严厉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他,之后母亲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父亲会打、会骂以及要遭受惩罚,同时要向他说明父亲这样对待他是关心、爱护他的表现。所以以“严父慈母”清楚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可能是你的女儿优秀,在家中和外界经常表扬女儿,而对儿子经常拿女儿来对比,是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关注,而私拿家里的钱兰晔:嗯,我老公不打孩子的都是我打杨永龙: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兰晔:嗯,这些也存在的,可是他也太坏了,我有事都感觉不是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我们家庭非常幸福的杨永龙:嘿嘿,要我站在你孩子的角度来说:是你太坏了兰晔: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杨永龙:经常对儿子唠叨,经常说儿子的不是,经常拿姑娘来说儿子差劲兰晔:嗯,他不对你说我不说吗,我怕他越变越变坏怎么办,还不爱学习杨永龙:三句不是话,就动手打骂和斥责,孩子会想你还是他妈妈么?兰晔:嘿嘿,我问他过我打他对不对他也说为他好的,嘿嘿杨永龙:妈妈是慈祥啊,妈妈是对儿子的欣赏啊兰晔:唉,他爸爸不在身边你说我不管吗杨永龙:其实过去的那些老一套的棍棒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兰晔:我想问你一下像这种情况是不是和爸爸在一起会不会好一些呢杨永龙:棍棒底下是不会出好孩子的,只能出逆子兰晔:哦,我明白了,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么对他杨永龙:爸爸管理孩子是严厉的,他需要管孩子的学习与活动,妈妈是慈祥的,管理的是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解释爸爸严厉背后的大爱,了解孩子的内心,然后与爸爸协商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让爸爸充当黑脸,妈妈充当白脸兰晔:哦,我家正好相反了杨永龙:所以妈妈与爸爸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方式上是相反的兰晔:爸爸不在他身边呢杨永龙:把爸爸不可能一直在外吧兰晔:我想让他到他爸爸身边要不这孩子就废了杨永龙:这很好啊兰晔:唉,成年不在家呀,驻外办事处,现在我决定把他带到他爸爸身边了,我真不知道怎么管他了感觉每个方法在他身上都没有用了,我很早就想向你咨询感觉挺不好意思的怕丢人呢杨永龙:嘿嘿,没有什么丢人的,孩子本来就是在错误中得到成长的。下面是培养优秀孩子的一些方法,供你参考:首先我要对你说的是把那些挑剔和责骂的声音关闭/行为抛弃,心怀着欣赏孩子的真诚,注视和关注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赞赏、激励和褒扬。要做好这一点,建议你参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同时多运用“0×0教育模式”——指出孩子的优点(0),然后用“如果”或“假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进一步肯定(0)。这个模式具体运用到你儿子的身上就是:你看书是非常好的习惯,这一点爸爸或妈妈非常欣赏(0),如果你能在看是的时候能做到“五到”,即心到,记忆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老师讲课的神态,或文章所蕴含的景色等等;口到,出声念出来;眼到,眼睛要随着所念的东西专注的看;耳到,自己所念的东西要用心听,或听相应的录音等;手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那么你的学习就会有飞跃性的提高(0);你还可以利用儿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运用“0×0”教育模式来建立起他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让儿子优上加优。其次,你希望孩子怎样,就说孩子已经怎样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学习,就说孩子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千万别说孩子“没有记心”“笨头笨脑”“总爱撒谎”“老师不喜欢”等等。第三,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学习的目的。第四,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爱听赞美。孩子是你的心头肉、掌上珠,所以你要记住在日常生活中多表扬孩子。所以你要多发现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运用“0×0”教育模式来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所以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要吝惜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自我意象,那么孩子也就如我们所愿的优秀起来了第五,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第六,我们需要用耐心、忍心、仁心、苦心、爱心来帮助孩子学会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技能和技巧,要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而正面地对孩子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得到提高。第七,孩子的学习有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或某一个学科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其成绩,要多讲他的长处,闭口不谈他的短处,让他在表扬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激励和影响下,逐渐达到思维开拓,记忆力增强的目的第八,我们要尽可能多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别忘了与孩子在一起去逛街、参加文娱体育娱乐活动等,随着我们与孩子接触机会的增加,一方面我们与孩子的情感也会与日俱增,在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之中与孩子拉近距离,于无声处使孩子得到教育和诱导;另一方面随着我们与孩子距离的拉近和情感的增加,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鼓励孩子的一点点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长,你在相信他的成功,那么他也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九,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到:接受事实,接纳孩子现状;多看孩子优点,少看孩子缺点,用正面的教育方式多鼓励表扬,不要过于批评指责、唠叨过度;改善亲子关系,注重沟通交流,把孩子当作是与成人一样的朋友,从过去的导师身份转变为目前的助手身份。只要我们放平了心态,放松对孩子过分的管理和约束,真正把学习的责任心交还给了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一样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学生的!兰晔:嗯,今天听了你心理专家的一番话我心里亮堂多了,以后我有事还要向你讨教的,谢谢你,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