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工具/原料
1
了解沟通
2
自我改变
方法/步骤
1
了解孩子是否只有在学校才发生这种情况。如果是这样,说明学校里发生一些事情导致孩子出现这种偏激心理,也是自我保护意识。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孩子冷静的时候看他是否愿意跟父母沟通,先不要直入主题,可以谈谈学校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时期的孩子比较敏感,看他(她)是否有跟父母沟通的意愿,父母不要强势强迫孩子,不要操之过急。
2
孩子只要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后,大人帮他及时开导后,相信孩子也就解除了心结。当然还是要慢慢来。有些事情,孩子需要时间来感受,才能做好。
3
跟孩子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能只看学习情况,在校期间和同学的交往,与老师的沟通等等多问问老师,如果家长忙于工作不理会这些,老师自然也没有意识帮助您的孩子多了解,毕竟那么多孩子,只有家长多了解校内情况,老师也乐意跟家长沟通,互相了解情况,才有助于帮助孩子成长。
4
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力量。父母做事客观,思想积极向上,性格乐观,有同情心,喜欢帮助他人,不抱怨不自私,孩子也会跟着学习的。所以在孩子面前多说正能量的话,分享和帮助他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6
若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孩子的问题从教育角度来说从来都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的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批评,惩罚,而是榜样的作用。父母必须先做给孩子看,孩子才会改变。同时,关注孩子的成长阶段特点,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给予好的帮助。尊重孩子的想法,家长与孩子是平等的,切不能以家长的权威来命令和指使孩子。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该怎么处理
下一篇:荷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