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8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家长对作文学习常见认识误区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孩子是百般呵护,千般宠爱,殊不知有些'想当然'的观念正阻碍着孩子的进步。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多读书,作文自然就能写好了  大量的阅读积累是有益的,但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效果却不像我们所'想当然'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写作文,还需要系统地学习。 '想当然'观念二:多读书,阅读题目就能答好了。  其实:课外阅读和答好阅读题目没有直接关系。  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情感、情操与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但当我们仔细分析考卷上的阅读题目时,不难发现,阅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概括、理解、表述的能力,而这三种综合能力是无法直接通过扩大课外阅读量来提升的。理解能力是概括能力的延续,而表述能力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一道阅读题目,有的孩子可能理解了,但如果表述不清,没有做到言简意赅,还是得不到高分的。就像有些人学问好,当是无法成为一个好老师,为什么?表述能力不行。'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答阅读题目是有方法和技巧可寻的,还是需要学习的。好词好句的积累对提高作文水平是很非常重要  其实:积累运用的鸿沟是'组织'。  积累好词好句固然是必要的,但对于提高作文水平,充其量也只起到了一个辅助效果。'积累'是为了'运用'。而从'积累'到'运用'的途径是'组织'。什么是'组织'呢?这里所说的'组织'就是'组织语言'。孩子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好比手里有很多兵,写作的时候,需要把这些兵组织起来上战场了,如果缺乏组织能力,那必然是一团糟,再好的精兵,没有好的战略部署,也打不出胜仗。小学阶段,乃至到初中的起步阶段,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都是相对较弱的,积累的好词好句无法正确运用到写作中去,所以,即使手里有再多的精兵,主将不会组织,精兵也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要教孩子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在表意明确的基础上,再开始学习润色语言,学习'调兵遣将'的技巧,最终完成一篇优质的作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