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迈进工作岗位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可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中,很多人已经连续跳槽,或者辞掉工作,踏上了继续寻找“理想工作”的征程。看看他们在职场中的适应情况如何?从很多企业HR处了解到,“80后”、“90后”新人出现了很多雷人的现象,华西人才网职场专家搜集整理归类汇总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法/步骤
1
第1种:说走就走 不打任何招呼某单位朱总监说,我们最近遇到过一个学生小王,虽然是在企业实习,但是那种过了短暂实习期,表现尚可就会被录用的那种,不知道他是觉得企业的工作氛围不符合还是什么原因,置工作于不顾,没有交接,也没有和任何人打过招呼,第二天就不来了。而主管打电话去询问,手机是通的,却怎么也不接。过了大概一个多月,小王才给主管发了信息,表示辞职了。主管想电话沟通下,进一步了解其离职动机,但电话还是无法打通。对这个案例,朱总监表示,这类学生过于自我,并且在沟通上有些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很多“90后”的员工由于平时互联网等现代工具运用得很多,他与领导同事间交流,即便人就坐在旁边,他还是会发个微信或者短信来说,而拒绝面对面直接的语言沟通。这也是让领导极苦恼的地方。
2
第2种:“裸辞” 陷入“试错”怪圈朱总监表示,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稳定性较低。他们在找工作时比较盲目,光听名字、抬头和名气,就进入企业,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喜欢就会立即离职。最难理解的是,他们并不像以往的职场人,会考虑目前整个市场的就业大环境可能不太好,他们不管下个工作还需要找多久,如果发现这个工作不喜欢,就会辞职。这类现象目前在“90后”的群体中较为普遍。
3
第3种:连续请假 实则含蓄跳槽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比前两种情况要好些,但也给企业造成了影响。比如,很多新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反正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就会和领导请假,然后不停地请假,名为请假,实则,而当其拿到新的offer,再告知企业离职。朱总监分析,虽然这种情况比其前两种类含蓄一些,但也给直属领导的工作安排带来了不好的影响。END
上一篇: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下一篇:留学生买房应先了解银行贷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