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48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如何培育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使孩子成才?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望子成龙心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育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但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做到什么呢?  一要启动孩子内在的动力。家长可以利用适宜的时机,如即将进入新的学校,孩子过生日或工作、学习上遇到较大的成败考验或家庭发生事故,当孩子特别感到疑虑、困惑、振奋、自豪和“自己长大了”、 “自己需要改变”的体验、有迎接新挑战的决心时,家长可与孩子共同讨论一些新的要求,如怎样更好地规划时间,怎样改进学习方法,怎样安排本月的娱乐、体育活动,做点什么家务等,这时孩子更容易听得进、做得好。  二要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这个“法”就是经过全家认真讨论与共同协商而制订的规则、制度,如不时地检查督促,经常地相互谈心、交心,必要的奖惩办法等。但家长要克服唠叨、打骂、金钱刺激等家庭“多发病”。  三要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如要孩子自学课本,就要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工具书的能力,要孩子敏捷有序地清扫整理房间或烧饭、缝纫,就要教会他们工作的程序及操作要点。  四要建立亲密团结、相互信任和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要直接地给孩子下命令、提意见、规定任务,而应引导孩子认真思考和自我判断、自我规划、自定目标,让孩子敞开思想,他想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怎么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孩子“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的第一步。  五、要合理安排娱乐、游戏、体育活动和控制活动时间的习惯。小学时期精力充沛、喜欢新奇、好动爱玩、对周围环境的探究欲特别旺盛。这样,进行一些远足、踢球、养虫、捉鸟、打雪仗、放风筝之类的活动,对他们既可以活跃精神、增强体质,又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智能效率,补充课本上、电视里都不可能获得的现实世界的信息。家长应当尊重他们童年的权利和欢乐,引导他们有自控力地安排好学习与娱乐、游戏、体育运动的活动时间,让他们获得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磨练,满足他们自由选择活动的合理愿望,充分发挥他们探求和创造的能力。实行“双休”制度以后,孩子在家的时间更多了,家长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活动、精心计划与及时总结收获。  四、与人友好交往的习惯。儿童渴望交往,特别是同伴交往,通过交往学习适应伙伴组成的“小社会”,逐渐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服从集体规则的价值,理解和自己不同的别人的需要及主张,学会合作、协商、谦让、延迟等解决社会冲突的技能,这正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所学不到的,也是为成年后的社会生活作准备。实践证明,在禁止相互串门玩耍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幼稚、孤僻、胆怯、过分依赖父母、害怕交往、语言表达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缺陷。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之间的矛盾,即使是吃亏、受欺、竞争失败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也是宝贵的社会经验,是促进心理成熟的阶梯。  五、在公共场所尊重他人和遵守秩序的习惯。从小掌握文明礼貌的言行和公民守则,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和爱护自然、乐于助人、在集体中不捣乱、不喧闹、不插队、不损坏公物等习惯。  六、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乐于参与一家人共同讨论社会事件的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