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不但可以促进记忆力、形象思维的发展,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那么,给孩子讲故事时都要注意什么呢?
步骤/方法
1
给孩子讲故事的重要性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可以使孩子体验故事,养成认真、诚实等品质,塑造孩子真、善、美的良好情感。亲子互动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依恋,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2
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什么1、故事的开头 故事的开头很重要,如何将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必须有新颖的开头。如用猜谜形式开头,“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夜来它不叫,清早催人起”。幼儿很快就能猜出是“公鸡”,听故事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然后告诉幼儿,今天讲的故事名字叫《金鸡冠的公鸡》。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模仿动物的叫声等形式开头。2、故事过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做到亲切、自然、吐词清楚、感情丰富、模仿对话要力求逼真,体现不同的角色的性格特点。可边讲边问,帮助孩子理解内容、丰富词汇,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孩子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3、故事临近结束 给孩子讲故事临近结束时可以停一下,让孩子自己猜想故事的结果,允许孩子猜出多种不同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发展。4、故事结束时 讲到故事结束时要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概括,讲清一个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深刻理解。也可以先试着让孩子自己去概括故事内容,大人在此基础上补充完整。如能激发孩子把听过的故事,再讲给别人听,那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如何给自闭症儿童讲故事?
下一篇:家常油煸河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