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叫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男女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大多可自愈,随着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其发病率有所下降。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完全型指全部或部分大肠脱出;不完全性为直肠黏膜层的脱出。
工具/原料
引起直肠脱垂因素有:
方法/步骤
1
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2
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3
长期腹内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5
促成因素: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如经常便秘、腹泻、百日咳、包茎及膀胱结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患,常是脱肛的诱因。有些疾病(如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或损伤(包括意外和手术损伤)造成括约肌及直肠周围肌肉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者,直肠失去支持,腹压增高即可发生直肠脱垂。
上一篇:给孩子选午托班应该注意的事情
下一篇:脱肛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