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要一味的让不愉快的事远离孩子。对于让孩子远离不愉快的事,如果你是让孩子不承认有过不愉快的事,那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永远的忘记,甚至不正视,未必不会使得孩子对以后是麻痹大意的心理,认为不愉快的事过去了,以后会是愉快的,殊不知,这样的心理只会使得以后好转不会太久,总会难逃阴沟里翻船的命运,也许,家长让孩子对不愉快的事偶尔提一下,可以不对别人承认,也可以不对自己承认,但不能不正视,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见得以后会走得更好。
第二,不要都指望给孩子最好的就能改变命运。如果家长是这样让孩子在未来过得好,除非孩子有潜力,不然,家长这样做,孩子又没有潜力,那样付出的代价如同赔本买卖,相比看看自己的孩子又没有潜力再选择最好的,就算不会得到最好的,不见得命运不会更有好赚。
第三,不要把兴趣班看得过于理想。兴趣班看似和在学校接受教育没有区别,但并不表示兴趣班没有短板在其中,如果过于理想的认为兴趣班很有用,那在学校接受教育就显得很矛盾,万一报兴趣班不仅没有孩子有好转,反而使得问题严重,只能说明作为家长的自己很愚昧,相比不盲目的认为兴趣班对孩子的人生有帮助,不见得孩子不会因为没有上过兴趣班而在人生的改变方面会逊色于上过兴趣班的。
第四,不要因为孩子有优点就忽视缺点,有缺点就忽视优点。家长不会全面的看自己的孩子,那对孩子未必是好事,只看优点却忽视缺点,未必不会让孩子太高估自己,却忽视了比自己还有潜力的人,孩子未必不会因此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而只看孩子的缺点却忽视优点,未必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得孩子自暴自弃,因此做过了改变人生的机会,那和别人的差距未必是一星半点。
第五,不要不注意别人家的孩子,然后再反观自己的有什么不足,怎么想方设法的去弥补。你的孩子怎么样,不要只是作为家长的自己看自己的孩子,还要看看人家的孩子之后,再和自己的孩子比较,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比人家的孩子有优势,在哪方面比人家的孩子有短板,有优势,就要继续努力,有短板,能改变的就要努力改变,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要尽力而为,那就另当别论,当这样去做的,你的孩子未必不会有好转的地方。
第六,不要对孩子的独立都过于常规。对于孩子要独立,虽说是18岁要独立,但是,并没有说不许不按常规的去独立,因为总有的家庭会有变故,使得孩子未到18岁的时候,不得不去独立,虽说很早,但孩子未必没有得到历练,总有不少收获在其中,也许必要的不按常规的让孩子去独立,不见得不会让孩子学到更多,争取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