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信客》教学案例

《信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十课。此套教材在七年级下册便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因而又在八上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信客》一文里,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其间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信客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对他的误解,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这篇课文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文章文笔轻灵飘逸,行文流畅,是难得的美文。本文语言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学生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经验,掌握了诵读的技巧,学习起来相对轻松。本文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入选部分独立成篇,叙述完整,人物鲜明。课前指导学生在自读中把握信客的事迹和品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www.ygxcl.com 整理
方法/步骤
1

设计思路: 学习本文首先要理解内容和中心,体会信客这个人物所蕴含的意义,其次品味余秋雨的语言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在质朴的叙事中运用典雅的词语。所以设计本课主要环节如下: 1、  自读课文,预习字词,感知内容,理解中心。 2、  品味揣摩文章质朴典雅的语言。 3、  运用典雅的词语为信客写一段墓志铭。

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感知文章内容,探究人物形象,揣摩品味质朴典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采用选句归纳、比较揣摩、积累运用等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学习他的高尚品质。 重点:从本文质朴典雅的语言中体会人物品质。 难点:品味质朴典雅的语言并学以致用。 关键:比较揣摩语言风格,明确质朴与典雅的含义。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20世纪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使者,无怨无悔。他们就是信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余秋雨的信客。 (二)教学铺垫一:读一读,记一记 克扣kèkòu    接济jiējì    唏嘘xīxū  稀罕xī han     噩耗 è           呵斥hē         焦灼zhuó        伎俩 jìliǎng     颠沛pèi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潦倒liáo    连声诺诺nuò     猝然昏厥cù jué    诘问jié 教学铺垫二:作者介绍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余秋雨的作品很多,有人把它们编写成了一段话,很有意思,“《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 (三)找一找    信客既是指一类人,又是一种职业,那它是一种什么职业呢?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内容跳读全文,加以了解。 职业介绍:信客 工作内容:传递信、物,代读、写书信,处理后事 工作时间:不分昼夜    二三十年 工作地点:长途跋涉于乡村—城市 工作报酬:收入微薄 工作不足:蒙受怀疑,遭人憎恨 用一个字概括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苦 (四)读一读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信客是一种非常辛苦的职业,这么辛苦的职业必定有非凡的品格才能胜任。信客都拥有哪些品质? 作为一名信客,最基本的品质应该是什么? 课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信客的诚信。 1、巧读课文,从别人的角度折射出“诚信” 正缺一位地理教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 引导学生重读“都”“ 非常”“ 不少”“外地” “特地”,感受人们对信客的尊重不是来自于见多识广,而是因为信客的诚信负责。 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信客的其它品质。 2、品读“信客报丧”和“遭人诬陷”两部分,进一步感受信客所具备的品质。 (1)品读“信客报丧” 体现的品质:任劳任怨(板书:任劳任怨) (2)品读“遭人诬陷” 体现的品质:待人宽容(板书:待人宽容)

4

总结:    信客,披星戴月,坎坷而行,用几十年的光阴去传递别人的幽怨与牵挂,而换回的却是猜忌与诬陷。          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默然,选择了用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去坚守心中的那份诚信,他带着一颗善良宽容之心华丽登场,最终却又黯然离去。 现在,当我们再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是否又多了一份感动,多了一份敬仰。 请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就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你的感悟。 结束语    信客,一个普通人,却以崇高的方式生存。    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回忆,他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    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5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理解中心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环节,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重点突出。 2、  能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 3、  教法选择合理,能够准确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语文味。 4、  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设计了相应环节予以巩固。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1、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对作家所赋予信客这个形象的意义以及典雅词语内涵的理解仍需研究。 2、  各教学环节之间语言的衔接上,还不够精练、自然。 3、  在对学生的发言的点评上,仍有一些不必要的重复。而且缺少发自内心的鼓励、赞扬。 4、对学生的备课还应精心,真正地备好学法。 5、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的引导语言启发性应更强。

注意事项

教学当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信仰,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