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6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20

甲胎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甲胎蛋白偏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般的情况下,胚胎的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为什么会出现偏高的情况呢?甲胎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步骤/方法
1

肝癌: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2

细胞肿瘤: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大约50%的甲胎蛋白(AFP)都呈阳性。男性还要考虑睾丸癌。但也应该大于25μg/L,才有可能。

3

新生儿肝炎: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此可与先天性胆管闭锁相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4

其他因素:充血性肝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妇(3-6个月)、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等。

注意事项

鉴于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甲胎蛋白检测正常也不能绝对排出肝癌。需要对甲胎蛋白作动态分析,同时辅助B超等影像学检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