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表达
应变能力
计划、组织与协调
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自我情绪控制
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举止仪表
新测评要素一:主动性国考真题:研讨会上,兄弟单位阐述成功经验,令你受益匪浅。会下你了解到他们每周一次开展内部交流会,由业务骨干授课。那么你知道以后会怎么做?妙妙指津:考生在练习这道题试题时,按照以往的老旧要素往里面套,发现这道题找不到重心,实在无法归类考察的要素是什么,于是答题就失去了目的性。实际上这道题考察的要素是:主动性。那么考生就应该在主动性上展开答题,比如:研讨会上获得宝贵经验应该积极撰写成内容翔实的学习心得,并附上建设性意见,积极向领导汇报,希望将这种经验自上而下的进行推广,并形成制度;在能力范围内,先积极小范围地组织这种经验分享的活动,让骨干帮带法见到成效、形成气候;就个人而言,要积极总结优秀工作经验分享给同事们,积极带动互助分享的工作氛围。另外,还可以,和兄弟单位同志保持友好的联系,向其请教组织骨干授课取得良好效果的技巧和方法,或者打听学习该单位其他成功经验,及时吸收学习,为自己单位所用等等。
新测评要素二:服务意识与技巧国考真题:你是行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有群众反映等候时间过长,对办事材料不了解,跑很多次等问题,你怎么办?妙妙指津:按照传统要素进行归类,这道题会被认为是测评应变能力的试题,那么考生就会围绕把当前问题解决来展开。而实际上,本题的考察点是服务意识与技巧,所以考察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这道题应该把与群众沟通、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做好当前的群众服务工作、整体考虑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等为重点详尽展开来谈。与群众沟通或者协调处理的过程中,要能体现出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更具亲和力、更易于让群众接受和信赖的服务技巧。
新测评要素三:沟通国考真题:有人反映你单位的“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不到位,但实际上,你们已经公开得很详尽了,领导让你去解释,你准备怎么做?妙妙指津:有的考生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又把它归类为考察应变能力的试题,认为要做的就是危机公关,甚至还有考生觉得这是考察计划组织能力的试题,想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公开解释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本题的测评要素是:“沟通”。那么,我们整个答题思路都应该围绕有效沟通来展开,考生应深入细致地分析实现有效沟通应具备的各种要件,比如:对真实情况的充分调查和掌握;对当事人诉求的进一步确认;确定有说服力的沟通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方式;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沟通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解决预案等等。
总之,国家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已经发生了更为精准、细化的改革,所以,考生还需要与时俱进地研究新要素、新方法,才能实现破题通关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