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沙盘游戏疗法与箱庭疗法的关系

大概上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疗法被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介绍到中国。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很快传播开来。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教育、犯人改造、团队建设等方面,沙盘游戏疗法都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沙盘游戏在灾后心理辅导中发挥了其它心理咨询技术不可比拟的作用。除了实践之外,沙盘游戏疗法的培训和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百度搜索中,以“沙盘游戏培训”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相关新闻99万余条;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沙盘游戏”的文章共59篇,关于“箱庭疗法”的文章57篇。由此不难看出,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日益被关注和接纳。
方法/步骤
1

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的发展是迅速的,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实践和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尽管如此,犹如整个心理咨询行业一样,沙盘游戏疗法在中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沙盘游戏疗法的中国化使之更适合中国人的心理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课题。甚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名称也还处于没有统一的状态。有人称之为箱庭疗法,有人称之为沙盘游戏疗法,名称的不统一使得不少学习者感到迷惑。为了让读者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笔者先介绍一下这两个名称的来历。

2

卡尔夫创建沙盘游戏疗法之后,日本的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瑞士的荣格研究所留学时跟考尔夫学习了这一技法,并于1965年回国后将这一技法介绍到日本。在日本流行一种庭院式盆景,就是在一个很浅的箱或盆中放入土沙,栽植小型的草木,放入小型的房屋、桥和人物等模型,组成微型的庭园、山水等景物的装饰艺术品,日本人将之称为“箱庭”。河合隼雄就根据这样的文化传统,把卡尔夫的“Sandplay Therapy”命名为“箱庭疗法”。箱庭疗法在日本发展的很快,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心理咨询技术,几乎所以有心理咨询机构都建立有箱庭疗法治疗室。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日昇教授在引进箱庭疗法时,考虑到其对东方思想的继续和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在“箱子里制作庭园”可以很好地表现卡尔夫“Sandplay Therapy”的传统,故沿用河合隼雄的“箱庭疗法”这一名称至今。几乎与张日昇教授同时,华南师范大学申荷永教授经欧美将沙盘游戏疗法介绍到中国,他取“Sandplay Therapy”的直译名称,即:沙盘游戏疗法。

3

从根本上来讲,“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疗法”属于同宗同源,二者的原理和基本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说 “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疗法”有一些区别,也只是一些实践过程中操作技巧的区别,而并非是两个流派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会对沙盘游戏疗法有自己的看法,都会有所创新,都会与别人有所不同,那么每个人也都有权利为融合了自己的思想的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命名。总而言之,“沙盘游戏疗法”和“箱庭疗法”之间的区别远远小于二者的相同之处。作为实践者、操作者,心理咨询师无须去追究其异同,理解其原理,掌握其方法,用来得心应手就足够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