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些朋友希望利用自己的主动操作对定投有所控制,比如根据市场环境对定投金额、品种等做出调整。对于有时间折腾、有学习意愿还能承受调整不当造成的额外损失的盆友,笔者也举双手赞成。来说说具体方法。
1、高位少投,低位多投 这种方法应该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很多朋友会选择在市场跌的时候增加定投的金额,当市场回调时,再调整回原来的投资金额。
也会根据这种原则设置一个指数作为参考,比如沪深300、上证500之类的,然后再设定一条基准均线,比如30日、60日、90日等。扣款时,将当前指数与所选的指数均线比较,确定本期要投入的资金。
我们按照市场的点位来划分区间和投资额,比如,如将4000点以上界定为高位区域,将3000点~4000点界定为合理区域,将3000点以下界定为低位区域(关于点位的判断,这只是个参考),并设定高位/合理/低位区域相对应的投资金额,比如高位每月1000,合理区间,每月2000,低位每月4000。
2、高估值少投,低估值多投 这种方法算是一种价值投资的方法,采用具体的PE(市盈率: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指标来判断市场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在市场高估时减少定投金额,在市场低估时提高定投金额。
这种方法比较关键的地方是查找市盈率并判断市盈率水平。但是市盈率多少算高估,市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每个人对市盈率水平的解读也不同,因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操作起来可能有点费劲。
3、组合投资,调整金额 这是一种根据市场趋势来调整自己定投组合内投资金额的方法,目的是将定投资金投入到不同风险的产品中来降低风险。
假如我们每月2000元做定投,组合的配置是:一只50%股票型基金,一只50%债券型基金。最开始,每只1000元,假如一个月后,股票型基金下跌至800元,而债券型基金却上涨至1100元。那么为了维持5:5的比例,我们就要投入1150到股票型基金,850到债券型基金。而后与此类似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