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死亡率为60/10万~120/10万,病后存活患者中,致残率高达75%,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溶栓,(2)抗血小板聚集,(3)康复治疗。
方法/步骤
1
臭氧在医学界应用由来已久,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疫病、椎间盘突出等方面均有广泛和成熟的应用,我国从2000年由何晓峰教授首先引进这种方法。
2
臭氧治疗脑梗死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且起到满意临床效果。但缺乏严格的对照实验和较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本研究拟进一步验证临床疗效;寻找一种较客观的、与临床疗效一致的实验室指标;客观评价臭氧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3
纳入标准:1. 年龄在30-80岁,性别不限,随机选入病例组和对照组。2. CT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出血、TIA以及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代谢障碍等引起的卒中患者,证实为急性脑梗塞者。3. 入院后予NIHSS评分,分数在6-25分之间(超出25分者可能完成不了整个试验)4. 治疗组均签署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同意书
4
排除标准:1. 已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2. 休克、生命体征不平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 妊娠患者尤其是怀孕早期;4. 凝血机能障碍或血小板及功能异常的患者,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即蚕豆病患者;5. 症状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6. 高敏体质及柑橘、臭氧等过敏等;7. 使用激酶类药物使用抗自由基制剂;
5
观察指标:1. 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2. 比较治疗前后运动诱发电位;比较治疗前后头颅MRI-DWI的水肿、病灶范围大小以及ADC值、RDC值、FA值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