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去例行检查,带着几分期盼,想听到一些“快了”“宝宝入盆了”之类的信息从医生那里传来。这次很识相,送完止境到幼儿园,自己便坐公车早早来到医院,比预约时间早半小时。虽然候诊室依然是满满一屋子人,但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在预约时间的半小时后看到了医生,这是个很高挑漂亮又年轻的助产士,跟平常看见的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大不同,主要是很年轻,身材像个模特。看诊室都满满的,她只有带着我到生产区的一间空产房去做检查。基本检查过后,一切都说很好。然后她开始不断问我第一胎的情况,最后觉得我的肚子size太小了些。而且最近三周宫高的数据不变,让她怀疑胎儿会小于指标。为了确诊,她去拉来了另外一个年长的助产士,那个医生也看了看,唧唧呱呱商量了几句后,她建议我去做个B超,以确定胎儿的情况。要是这是第一胎,我肯定要紧张得要命了。但偏偏这是以前发生过的情况。在国内,止境唯一被医生“不满“的就是他的大小,总说低于月份的指标数,于是当时还在医院打过一两周的营养液,后来被很多人证实完全没有必要。先不说大小指标是否是人人一致,就是营养液的人造化就值得排斥,只是当时是第一胎,医生说点风吹草动的,还不赶紧就范?后来,止境出生有六斤七,按照我的身材比例来说是完全正常,而且不小的baby。所以,第二胎,我的食量、感觉、肚子的大小一直在我的估算之中,所以一点都不紧张。当然,平时我也会问问医生,胎儿看上去是否会小,几乎每个人都说,正常吧,只要健康指标一切正常,即使size小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今天的医生显然是年轻些,当然也证明她的谨慎。我一听她让我去做B超,心里都暗暗高兴。不是因为我担心什么,而是源于澳洲这边的医疗特点。整个孕期,如果不是有身体问题,或者是自己要求要做,整个过程就只有一次正式的B超,18周到20周的排大畸,当然是医院免费做。如果后来一切都正常,就再没有B超了。这一度让我有些担心,因为在国内至少3到4次,特别是到后期有一次,看有没有脐带绕颈什么的情况。我于是很高兴的配合答应了,能在生产前照一次B超,刚好看看宝宝的整体情况,何乐不为呢?医生于是开始不停打电话预约做B超的处所。澳洲的医疗系统很有意思,什么都要提前预约,特别是B超、CT这样的检查,并非直接在医院就能当时做的,一般都是提前很长一段时间预约,除非是特殊情况,当然,无论怎样特殊,只要是医院出面,总能解决的。我看她费了很大劲,最后终于在我原来居住的地方,找到一个空位,并且只有当天当时去,才能做上。她还很体谅的问我能否自己一个人赶过去,因为知道我自己没开车,也没有人陪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以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至于赶一段路都成问题。拿着医院的就诊单,我坐火车到达熟悉的Bankstown,熟门熟路找到那个医疗中心,很幸运的就是排队不长后,就轮到了我。巧的就是医生是个香港人,整个过程交流很清楚。不出所料,宝宝一切都很好,所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的中间处,在打报告时医生特地让我看着,因为报告封口后我就不能看了,只能带给医生看。最让医生挂念的体重,在一开始就被B超医生笑笑的否认了。“你这孩子一点都不小啊!”到后来数据出来后,估重达到7斤,甚至比以前止境的估重都更大。她笑笑的说:“外国医生自己人高马大,看惯了人家的庞大的规模,所以她怀疑也很正常。”很开心的结束了检查,然后就是找事情打发了两个小时,等到下午4点拿报告。这算是故地重游,所以我也很内行的找到熟悉的地方吃饭,甚至还在图书馆午睡了一会。坐火车回去后,路上刚好赶上接止境回家。小家伙在新幼儿园适应得很好,不太要我担心,看来孩子也知道配合妈妈,不给我增添负担。二宝的降临一直还没有动静,这是预产期的最后一周,心情很平静,奇怪的是身体也没那么累,腰也不算痛。妈妈一直是“随时待命”的状态,只是不知道二宝是否也已经准备好了呢?
上一篇:为什么孕期有的准妈妈体重偏轻?
下一篇:宝妈孕期如何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