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后,子宫会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恶露。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观察恶露可以看出子宫恢复的好与坏。如果恢复得不好,恶露会很多,有可能还会引起大出血,甚至休克。因此,尽快排出恶露很有必要,尤其是婴儿出生后几天的血性恶露的排出。以下是通过我的切身感受总结的一些经验。
工具/原料
1
女性
2
顺产
3
分娩
方法/步骤
2
2.多吃一些高热能、能暖宫的食品,让身体“发热” 比如,热牛奶加饼干、土鸡蛋、红枣、各种美味的汤类。尤其是要多喝点热汤。原则是让身体“发热”,不易形成大的血块。因为大血块会因体寒会形成积血,积血未及时排出会产生更多的积血,引起大出血。妈妈们可谓不可不警惕。
3
3.走,走,走,还是走…… 要使积血排净,光躺着是不行的,要走,忍者疼痛也要走。因为运动会使积血排得更快,也更容易掉出来。从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起就可以扶着床或墙慢慢走。
4
4. 揉肚子,压肚子 生产完的第二天,护士会告诉准妈妈们要随时揉一揉肚子,必要时压一压小腹。这是很有必要的。血性恶露,包括形成的血块会因为挤压而从阴道中尽快排出。这是借助外力尽快排净恶露的一个好方法。
5
5.让孩子多吸吮乳头 婴儿的吮吸,可促进子宫的收缩。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准妈妈们会觉得很痛,尤其是对生头胎的准妈妈们而言。在婴儿出生半小时后,妈妈们就要开始让孩子吮吸乳头,而此时的乳头由于未开奶,妈妈们会有穿心的刺痛。奶水通常会在第3天才流出,第2天涨奶后妈妈们就要随时给宝宝吮吸乳头,通过哺乳刺激子宫收缩排出更多的恶露。这不仅是孩子慢慢适应吃奶的过程,也是妈妈们恢复子宫的过程。这是最亲密的方法。
上一篇:吸取我的分娩教训
下一篇:什么样的大米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