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56今日阅读:141今日分享:15

说一说那些容易被误认为是痱子的疾病

痱子在多数人眼中可能只有一副面孔——有刺痒感的密集红色小疙瘩。这是汗腺管堵塞引起的疾病,医学上称为红痱。孩子患上红痱往往会表现得烦躁、喜欢做蹭擦动作,但只要注意清洁皮肤、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多待在凉爽环境,用点炉甘石洗剂或者童痱飞液体护肤剂,疹子数天就能消退。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容易被误认为痱子的儿童常见皮肤问题。
新生儿痤疮
1

新生儿痤疮是母体残留的雄激素尚未完全代谢而导致的毛囊皮脂腺炎症,出生后3月内发病的是新生儿痤疮,如病程迁延超过3个月,或于3月龄后发病的则称为婴儿痤疮。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
1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多见于足月儿,生后1~2天出现,大多10天内消退。皮疹为散在性红斑上有淡黄或白色的丘疹和/或脓疱,其内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2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不累及掌跖,依此可与婴儿肢端脓疱病及先天性念珠菌病鉴别。

先天性念珠菌病
1

先天性念珠菌病:常见原因为孕妇患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具致病能力的念珠菌经由母体生殖道上行传播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但实际上即使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孕妇也极少导致胎儿发生本病。

2

皮疹在出生时即可见,常分布全身,包括掌跖。但很少累及尿布区和黏膜表面,有时会累及指甲。皮损表现为0.2-0.4cm的粉红色斑疹,丘疹,脓疱。疾病爆发可见大疱、糜烂,甚至弥漫性烧伤皮炎样皮损。本病预后与新生儿体重相关,体重大于等于1000g的新生儿的死亡率为8%,而体重小于1000g的新生儿死亡率约为40%。

婴儿肢端脓疱病

婴儿肢端脓疱病:反复发作的瘙痒性肢端水疱、脓疱,每次发作1-2周,隔3-4周又复发,病程2-3年。其实这病更多是与疥疮、手足口病以及丘疹-紫癜性手套和袜子综合征鉴别。

婴儿玫瑰疹

婴儿玫瑰疹:发热后出现,一般是HHV-6B或HHV-7感染后的病毒疹,出疹后2天常见眶周及眼睑水肿(Berliner's sign)是本病在国内教材少有描述的特征。

儿童不对称屈侧周围皮疹
1

儿童不对称屈侧周围皮疹:单侧优势分布的湿疹或猩红热样扁平丘疹,一般从腋窝往外发疹,累及同侧躯干、上臂、大腿,并向对侧蔓延,大多数患儿会有轻-中度瘙痒。

2

大约60%患儿出疹前有发热、鼻炎、咽痛、结膜炎、腹泻等症状。本病冬春季多发,发病后可持续3-8周,本质为外泌汗腺周围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Fox-Fordyce病
1

Fox-Fordyce病:又称顶泌汗腺粟粒疹,也是汗腺堵塞的皮肤病,但注意发生堵塞的是顶泌汗腺而非外泌汗腺,所以只见于腋下、肛门生殖器及乳晕。

2

由于顶泌汗腺与毛囊共用一个出口,所以与痱子是'非毛囊性丘疹'不同,它是'毛囊性丘疹'。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疱疹样皮炎
1

疱疹样皮炎:好发于中青年,皮疹多对称见于肘膝伸侧、肩部、下背部、头皮和臀部,开始发作时常伴灼热、瘙痒,随后出现水疱。患者常伴疲劳、腹痛、贫血、骨质疏松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约75%合并谷胶蛋白过敏性肠病(但有谷胶蛋白过敏者仅15-25%会有疱疹样皮炎)。

2

本病实际是体内针对谷胶生成的IgA抗体导致的过敏性腹泻和皮疹,患者可对黑麦、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过敏。

Grover病

Grover病(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为胸背部突发的非毛囊性、红色、圆形丘疹、水疱,后期结痂,非常痒,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但现在也有儿童发病报告了,常在日晒、受热、摩擦、出汗后在胸背部发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