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77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精选30篇:[5]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学的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是小学数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方法/步骤
2

二、教材思路       借助实物揭示出圆;再借助实物、圆规画圆;折画量等活动,帮助认识直(半)径、圆心及特征。       不足:学生的理解处于教师的调控和指引下,独立空间不够,对圆的文化及圆与人类的不解之缘受深。

3

三、创新利用       1、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       2、借助多媒体,将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

4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通过画圆经历认识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逐渐养成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及初步空间观念。

5

五、教学重点: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难点: 画圆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法:分组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自学;分组实验;讨论

6

教学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介绍中国古代圆的记载——最后,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散发圆的文化特性。一、 导入1、从生活中引出圆       (1)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圆       (2)播放动画:石子入水后荡起的水纹——从中发现圆       (3)播放动画:向日葵、鲜花、光环、波——感受美丽的圆2、导入语: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奥妙。二、新课教学       画圆       圆的特征教学       游戏       练习       回归生活(一) 画圆阶段       1、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用其他材料画圆       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挑战       3、分享交流学生的创造       4、穿插情感教学       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题引起思考 (二)圆的特征教学       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由此将诸多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引领学生经历“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为主旋律,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得以自然建构       一、剪圆——摸圆——圆的概念       二、小组自学研究,完成学习卡——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四、介绍中国古代圆的记载       板书(略)古代圆的记载       墨子“圆,一中同长也” 解释—-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 《周髀算经》: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       告知正方形的长(三)游戏,四)练习!        1、做一做:判断,理由,归纳要点       2、直径最长       3、找直径,找圆心(五)回归生活”       1、解释自然中的圆       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       2、欣赏人文中的圆,给学生想象空间       圆形拱桥,圆形建筑,圆形中国节,圆形剪纸、圆形标志设计       3、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结束本课       1)学生谈感受       2)结束语: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这其中的原因就留等同学们课后进一步调查,研究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