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理论的目的状态是阐明唤醒水平与情绪之间关系的理论。逆转理论无目的的状态是依赖人的元动机状态。在以目标定向为特征的有目的的元动机状态下,高唤醒水平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焦虑),而在以活动定向为特征的无目的的元动机状态下,高唤醒水平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动机理论之逆转理论的内容:关于动机的理论,例如,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其中逆转理论是一个比较前沿的动机理论。阿普特尔(Apter,1989)与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机理论,称之为逆转理论(reversal theory)。他们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对相反的元状态,即:目的——超越目的、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状态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表1),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
上一篇:如何培养可迁移技能
下一篇:人与人之间存在磁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