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65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复习概要:[1]

第1章 软件体系结构概论1.软件危机的表现:(a)软件成本日益增长;(b)开发进度难以控制;(c)软件质量差;(d)软件维护困难。2.软件危机的成因:(a)用户需求不明确;(b)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c)软件规模越来越大;(d)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3.软件技术面临的问题:规模、复杂性、正确性、生产率。4.软件工程的三要素:工具、方法、过程。5.如何克服软件危机?答:(a)人们面临的不光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管理不善必然导致失败;(b)要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必须采用工程化的开发方法与工业化的生产技术;(c)在技术上,应该采用基于重用的软件生产技术,在管理上,应该采用多维的工程管理模式。6.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是惟一可以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标准化,功能分解,部件组装。7.使用软件重用技术的作用:提高软件生产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改善软件质量,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程度。8.构件:是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和有可重用价值的单位软件,是软件重用过程中可以明确辨识的系统;结构上,它是语义描述、通讯接口和实现代码的复合体。9.构件模型的三个主要流派:10.构件管理:(a)构件描述;(b)构件分类与构件库组织(可重用技术对构件库组织方法的要求:方便维护、模糊查询、精确描述、易于使用。构件分类法:关键字分类法、刻面分类法、超文本组织方法。);(c)人员及权限管理;(d)用户意见反馈。11.构件重用:(a)检索与提取构件(基于关键字的检索、刻面检索法、超文本检索法、其他检索法。);(b)理解与评价构件;(c)修改构件;(d)构件组装(基于功能的组装技术(采用子程序调用和参数传递的方式将构件组装起来,将系统分解为强内聚、松耦合的功能模块。)、基于数据的组装技术、面向对象的组装技术(构造法、子类法)。)。12.解决好软件的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是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根本目的。13.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a)软件体系结构描述;(b)软件体系结构风格;(c)软件体系结构评价;(d)软件体系结构的形式化方法等;14.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15.软件体系结构的意义:(a)体系结构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b)体系结构是早期设计决策的体现;(c)软件体系结构是可传递和可重用的模型。16.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现状:(a)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b)体系结构描述构造与表示;(c)体系结构分析(分为结构分析、功能分析、非功能分析。)、设计(分为过程驱动方法、问题列表方法)与验证(体系结构测试策略可以分为单元、子系统、集成、验收测试等阶段的测试策略。);(d)体系结构发现、演化与重用;(e)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2)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螺旋模型等;(3)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f)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框架;(g)软件体系结构支持工具;(h)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i)建立评价软件体系结构的方法(三个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是:(1)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TAM方法);(2)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方法(SAAM方法);(3)中间设计的积极评审(ARID方法)。)。17.体系结构模式分为两个大类:固定术语(包括管道过滤器、客户/服务器、面向对象、黑板、分层、对等模式、状态转换、一些派生的固定术语类的体系结构模式。)和参考模型。18.软件体系结构在国内未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原因有两点:(a)软件体系结构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老话题,似乎没有新东西;(b)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大型和超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的经历相对较少,对软件危机的灾难性体会没有国外深刻,因而对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很充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