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57今日阅读:166今日分享:27

父母如何帮助逃学厌学的孩子

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年们,整日反复阅读教科书,为了验证一个道理,阐述许多论证;为了熟悉一个定理,做大量类似的习题,必然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从表面上看,这是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做许多事情,情绪往往会起到很大的影响,据此来分析,孩子感到厌倦的并不是学习活动本身,而是与学习有关的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否则为什么有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也会“厌学”呢?通常,造成孩子学习没有愉快感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两种:
方法/步骤
1

一是学习上的成功感与个人生活的愉快感很大程度上不一致,成绩好并不一定能在同学中受欢迎,相反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感到很孤单。   二是家长和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缺乏耐心,时常会挫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有很多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关心孩子本身,孩子考试成绩差,就认定他丢了自己的“面子”,父母的这种态度,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孩子由此产生反抗情绪或愧疚情绪,这对孩子的学可十分不利,孩子很可能产生厌学、逃学的想法。   家长和老师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并以此评价学生的好坏,这样做的后果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成为高分低能,不能全面发展;成绩差的学生,当被别人视其为坏学生时,似乎只有逃学才能摆脱这种压力,因此对学习就更厌烦了。

3

孩子本身的学习掌握有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经过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在打下一定的基础后培养出兴趣来。   知识难度要求与本人实际水平相差过大。要对自己根本就不懂的东西发生兴趣,确实勉为其难。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某种理论与学问,不知其皮毛就研究内涵是绝对不可能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算是学习某段联系比较紧密的东西,也是相当困难的,在困难面前,有多数人会选择后退。孩子的意志比较脆弱,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于是很可能就逃学。

注意事项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厌学”是不存在的。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学习,只不过因为上述的原因,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但愿父母们能循循善诱地启发孩子,使孩子真正领悟到学习带给我们的诸多益处,这样“厌学”二字对孩子来说将会从生活中永远消失。  当孩子厌学、逃学时,作为父母,一定要理智地分析,孩子也有自己的困难与想法,仔细倾听孩子倾诉,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指引孩子少走弯路,孩子就不会并厌学逃学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