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海黄的气味清幽醇厚,自然舒服,让人一直想多闻一会,越黄刚做出来有辛酸味道,放置时间久,有淡淡的香味,但是不是很好闻的那种感觉,部分老料越黄气味和还相差无几。需要说的是部分海黄长期被水浸泡之后也会有淡淡的酸味,这和微生物有关心。比如长期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里面的树头树根。前几年海南昌江以及周边地区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过这种料子。
纹理目前辨别海黄越黄,最主要的还是看纹理,以中国画来举例描述海黄和越黄。海黄纹理(图1)、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纹理千变万化,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而且海黄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整体连贯。越黄纹理(图2)、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而且纹理散开度很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相对海黄来说越黄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而且部分纹理互相毫无关联。
3、色泽海黄色彩多样(图1),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浅黄、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海黄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下图颜色虽然是浅黄,但是确是海黄的料子,大家看看纹理。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图2),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相对海黄来说,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4、手感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而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还有,而且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越黄比重略小,相对海黄来说略显轻飘。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料。
上述就是分辨海黄越黄的一些感觉,因为是感觉所以描述的非常笼统而且比较模糊的,没见过,或见的少,就不懂这个“相对”是什么意思,而且很多都不是绝对的,在海黄中也有纹理平行、底色发黄的,之前所谓海南黄花梨底色发红,越南黄花梨底色发黄,也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论述,利于大家使用排除法尽可能的找到海黄。
想要分辨海黄还是越黄,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这种分辨经验,却又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将区分的经验描述出来。有些东西可以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这黄花梨的海越之分,连意会都难!只能靠自己大量的实践积累,要么豁得出去就自己搞个小作坊,就靠实践,看文章没啥用。没有一定的功夫和时间,就很难懂的透彻,能大概分辨已属不易,不是商家很难懂的多。除此之外没有速成秘籍,我也想把这些年的从业经验粘贴复制一份放到斤的脑子里,但是这只能意淫一下,或许未来很多年后的高科技能实现这个技术吧。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为我投一票,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