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87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秋季防“秋燥”如何补水的技巧

“十一”过后,天气变凉了,不少人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这些都是秋燥症的表现。这时你的体内已经出现“燥气”预警信号,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但如何预防,如何补水,需要技巧。
工具/原料

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梨、西瓜、香蕉、苹果、哈密瓜

方法/步骤
1

预防秋燥很简单:让皮肤保持湿润。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梨、西瓜、香蕉、苹果、哈密瓜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不建议熬冬瓜汤,“由于冬瓜利尿,而秋季又缺水,所以无法起到补水作用”。

2

想拥有水嫩肌肤,首先要从饮食上下工夫,多喝水质好的温凉开水;其次要少吃辛辣食品、牛羊肉和葱蒜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西红柿健胃消食抗衰老,胡萝卜可以减轻皮肤干燥,建议常吃。具体的预防可以从生活上注意。如增加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碱性食物的摄入。

4

秋冬的沐浴次数也不要太勤。入秋后适当减少沐浴次数。因为洗澡过多,会把人身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在南方,即使每天坚持洗澡,但也不要每次使用沐浴露,因为沐浴露很容易把身体仅存的油脂洗涮掉。此外,沐浴的水温以24℃至29℃为宜,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更易被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给皮肤带来损伤。洗浴时间不宜过长,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即可,否则皮肤表面容易脱水。

注意事项

秋季比较干燥,爱美的你一定要给自己的美肤补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