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力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人的亲近。有些领导者在企业总喜欢站在管人的高度正襟危坐,表现出一种不可冒犯的权威,让下属和员工不敢靠近,也不想靠近。同样道理,一个不想亲近客人的人也不会得到客人的喜爱。不可否认,领袖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性格,天生不喜言笑,不爱交际,自尊心太强,给自己领袖力的形成造成不少障碍,但既在位,就需谋其政。职责要求你具备领袖力,你就得想法达到。李绘芳认为,领导者领袖力的提升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 倾听是获取声音的一种姿态,含有尊重、重视的意思。在企业,领导者能够经常倾听下属和员工的声音是双方都高兴的事。领导者能从声音中获取信息,了解情况,帮助决策;下属和员工能从倾诉里感觉自尊,明了位置,增加归属感和成就感。倾听应该是经常的事,不能心血来潮,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搞花架子,要形成制度。
二、微笑 我们领导者常常教育员工时说,微笑是企业对客服务的生命,没有微笑就没有企业。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在管理中,没有微笑就没有领袖力呢?答案是肯定的。领导者不仅要做到面对客人的微笑,还要做到对员工的微笑。前者是对外经营的需要,后者是对内管理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把微笑列入领袖力形成的第一要点,自有其道理。
“稻穗是越成熟,头越低垂”。同样道理,人越伟大,越谦恭恳切。只有那种半桶水的人,才会摆架子、自大。公司也一样,规模越大,从业员的态度,也应更加谦恭恳切,的信誉,也会受到社会的指责。——松下幸之助在员工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古今中外关于戒骄破满的论述不计其数。由此可见,骄傲是人类的宿敌,如果不战胜它,就会毁了我们自己。我们很多人认为,谦逊是一种软弱的性格特点——仅在我们想拿职业成功冒风险,并想容忍家人飞扬跋扈时才应表现出这种个性。要是让大多数人给谦逊下个定义,你或许听不到这样的字眼,诸如"成功"、"满足"、"尊重",或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然而,由优秀变卓越的那些谦逊的首席执行官来说,这些字眼却是极为重要的。
四、阳光 阳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东西,它能驱赶黑暗和潮湿,温暖我们的身心,而心态对我们的思维、言行都有导向和支配作用。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心态差异,就会产生成功和失败的巨大差异!阳光的人视失败为垫脚石,消极的人视失败为绊脚石。阳光的人在忧患中能看到机会,消极的人在机会中看到忧患。阳光的人用心态决定成败,消极的人用成败决定心态。阳光的人用心态驾驭命运,消极的人被命运驾驭心态。狄更斯曾说:“一个人的阳光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五、沟通 在企业管理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的领导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过于严厉,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领导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这样的团队领导肯定难成大气候,难有大作为。
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宽大为怀才配得起上级,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就不是领导的风度,就是缺少领导者的胸怀。一个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搞“五湖四海”。用古代的语言说,就是要能够容众纳谏。也有人十分委屈地说,“我已经够宽容了,一而再、再而三,怎么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