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一方面是指用单片机开发的产品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十年、二十年,另一方面是指与通用微处理器相比,具有相当长的生存周期。END
8位、16位、32位单片机共同发展。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产品进入家庭,不断出现性能更高、功能更多的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另一方面,8位单片机也在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以取得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还是以8位单片机居多。END
一些厂商改善了单片机的内部时序,在不断提高时钟频率的条件下,使运算速度提供了许多。例如,STC15F2K60S2单片机采用增强型8051内核,单时钟机器周期,速度比传统8051内核单片机快8~12倍。END
为提高单片机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产品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满足电磁兼容性方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各单片机商家在单片机内部电路中那个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例如,STC15F2K60S2单片机内部集成了高可靠上电复位电路和硬件看门狗电路,具有超强的抗静电和抗干扰能力。END
许多单片机不仅集成了CPU、存储器、I/O接口、定时/计数器等传统功能单元,而且还集成了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脉宽调制器(PWM)、看门狗定时器和多种通信接口(如UART、CAN、SPI、I2C等),一个单片机就相当于一个片上系统(Systemon chip, Soc)。END
许多单片机内部集成程序存储器(EPROM、FLASH)和数据存储器(RAM),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再需要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从而不再需要外部扩展总线。构成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减小,稳定性高。
STC15F2K60S2单片机内部集成了Flash程序存储器可擦写10万次,利用在系统可编程(ISP,In SystemProgramming)技术进行编程,不再需要专门的编程器。
几乎所有的单片机都有等待(Wait)、停止(Stop)等省点运行方式。允许使用的电源电压范围也越来越宽。一般单片机都能在3~6V范围内工作,对电池供电的单片机不再需要对电源采取稳压措施。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电源下限已由2.7V降至2.2V、1.8V。低电压、低功耗的单片机可以满足便携式或电池供电等仪器仪表应用的需求。END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陆续推出了价格更低的单片机。低廉的成本使得单片机的应用易于产品化。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产品中,单片机的硬件成本已经占很小的比例,更多的是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维护成本。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