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2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中小型企业如何做考核?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有着一些先天的劣势:第一,实力有限,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业绩易受市场环境影响;第二,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较弱;第三,员工职责不明确,易出现“因人设岗”、“多头领导”、“越级管理”等现象;第四,决策者(老板)对员工的评价及考核不够规范,个人喜好往往决定职位及薪金的升降。由于以上原因,所以中小型企业人员流动现象较为频繁,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及运营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使中小型企业的人力管理走向正规化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中小型企业主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方法/步骤
2

二、 制度性做好绩效管理就需要在奖惩方面有严格的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升降职、福利、待遇等方面。在具体操作方面就需要制定升降职的标准、福利的等级及待遇改善指标等等。

3

三 、适用性对于一个信息系统不完善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绩效考核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收集工作也是比较占用时间和精力的,行政部门的数据收集则更是如此。如果业绩考评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会使考核成本大幅度上升,更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的业绩考核方法应该以适用性为主。

4

KPI为何设计难、操作难、实施难?1、缺乏历史数据支持,数据提取、比对较难。2、KPI直接与薪酬挂钩,是一个错误的选择。3、掉进KPI方法论,为做KPI而做,忽视它的系统性。4、缺失利他共赢的价值观、绩效文化。企业与员工都只在乎保障自己的利益。

5

小微企业为什么要慎用KPI?1、KPI并非利益分配模式。KPI只是考核衡量工具,其本身不具备激励功能,虽然可以勉强与激励挂钩,但由于设计所限,关联幅度小、明显力度不足,因此产生的功效并不理想。2、KPI的运行需要完整的数据、完善的流程、完备的文化作为支撑,对规划设计的技术性要求也很高,小微企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运行的难度巨人。3、KPI着眼于中长期的平衡发展,对企业绩效持续优化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对小微企业而言,更关注短期成效。4、KPI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除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掌握到位,其他中高层管理者也要学习把握,但这样的要求,在小微企业很难做到。

6

KSF挑战KPI:传统KPI考核(关键业绩指标)1、定出每个指标的目标;2、拿出相应的绩效工资;3、做不到目标就扣分,最后根据分数来扣罚员工的绩效工资。

7

KPI绩效考核点评:1、KPI是以企业要求为导向,目标没有达成,员工觉得是目标定高了,而不是自己努力不够;2、KPI是以扣为主,几乎没有奖励,员工普遍抵触只扣不奖的考核制度;3、KPI引导员工做到目标即止,很多员工做到了目标就不想再奋斗,今年做好了,就怕明年同期目标更高,自己害了自己;4、KPI每年要求目标不断增长,员工为了达成目标,经常不择手段去完成,会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了长期利益。

8

KPI总结KPI适合500强企业,KPI适合90年代员工找不到工作的时代,现在中小企业做KPI力度过小如同鸡肋,力度过大员工普遍反对,导致无法实施或反弹作假。创新KSF激励(关键成功因子)1、定出绩效指标;2、匹配绩效指标的工资;3、匹配绩效指标的平衡点;4、制定超越平衡点的奖励规则;5、制定低于平衡点的少发规则。

9

总结:最好的绩效管理就是来帮员工加薪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