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通过一个没有任何功能的程序,通过LogCat或者toast验证和理解Activity生命周期。Activity生命周期主要理解的东西可以概括为一张图、四个状态(运行、暂停、停止、死亡)、七个函数。
工具/原料
eclipse
方法/步骤
1
查看帮助文档:学习activity我个人觉得查看帮助文档比较快,文档里也有比较多的图用于理解生命周期。下图就是文档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四个状态(运行、暂停、停止、死亡)、七个函数之间关系的图。
2
编写验证代码:为验证Activity生命周期的过程,我们可以在一个helloWorld的简单工程里面生产默认Activity中重写七个方法,在方法中加入打印输出到LogCat或者输出toast消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个方法被执行了。
3
运行程序:图中是程序启动的时候LogCat扑捉到的日志,可见三个方法被调用了,和文档了给出的图例说明一致。
4
按下模拟器电源键后解锁(锁屏和解锁操作):按下电源键后,被调用了一个方法,活动进入暂停状态,那么要回到运行状态,就要用调一个方法返回。运行状态和暂停状态之间的循环也叫前台生命周期。主要,在系统资源极度不知的情况下,系统会杀死这个活动,释放这个活动占用的资源。
5
按下模拟器home键后重新启动程序:按下home键,活动进入停止状态,后台的活动完全失去显示界面,要回到运行状态,要通过调用三个方法返回。运行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的转换也叫活动的可视生命周期。注意,暂停状态的活动资源还是占用着,在系统内存不足的情况下,系统会杀死这个活动,释放这个活动占用的资源,而且会首先考虑杀死暂停状态的活动,才会考虑杀死暂停状态的活动。
6
按下模拟器返回键后重新启动程序:按下模拟器返回键后程序结束后,活动自然也结束了,这是正常的退出,活动状态下进入死亡状态会调用三个方法,必须经过暂停、停止状态,释放系统资源,才会进入死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