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相信大家在查阅膀胱癌症状时首先进入视野的一个词就是“血尿”,在膀胱癌的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这也是膀胱癌最早出现的症状,近85%的患者有此症状,而且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镜下血尿”,镜下血尿的出现要早于肉眼血尿,但是不易察觉。有研究对200例镜下血尿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昆激,结果发现22例膀胱癌,占11%。膀胱癌的血尿常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少数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血尿间歇性发作,可自行减少或停止,间隔时间从数日到数月不等,给患者造成好转的错觉从而延误治疗,一般病情初期血尿间隔较长,随着病情发展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血尿严重时常有血块,或尿液速包屈呈洗肉水样,可伴有“腐肉”样坏死组织排出。
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刺激症状为膀胱肿瘤的另一个主要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约有10%的膀胱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少数广泛原位癌或浸润性癌甚至会发生急迫性尿失禁,耻骨上区、阴茎及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多为膀胱肿瘤的晚期表现,常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40%的膀胱癌合并有泌尿系感染。
排尿困难: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引起膀胱出口梗阻,造成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肿瘤侵犯尿道引起尿道阻塞或大量血块形成、大块肿瘤组织坏死脱落也可出现排尿困难。膀胱构造见下图。
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或膀胱镜检查找到病理学的证据,结合影像学资料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以及确定治疗方案。除了确立诊断之外,还要对肿瘤的大小、数目、部位、基底情况、周围侵犯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全面了解。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是泌尿外科不可缺少的器械之一,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发挥重要作用,膀胱镜可以观察肿瘤数目,大小,并可以取活检,甚至进行电切手术,膀胱镜分硬镜和软镜,相比之下硬镜功能更为全面,而软镜的管径直径较细,检查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但其功能也比硬镜少,而且不好控制,所以两种膀胱镜各有优势,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使用。
超声检查(B超):超声检查方便、快速、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目前广泛应用于膀胱肿瘤的筛查、初诊,对于术后不愿进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可作为替代手段常规定期复查。临床多采用经腹超声检查,能明确肿瘤大小、部位、基底宽窄,初步确定肿瘤分期:同时可观察双肾、输尿管有无占位、积水、畸形等情况,及肝脏有无转移。
CT扫描:除评估原发肿瘤的程度之外,还提供盆腔、动脉周围淋巴组织的转移情况以及肝脏、肾上腺、肺部的有无转移。为了准确地了解浸润程度,需要进行增强CT扫描,CT扫描对局部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检查价值较高。
磁共振成像(MRI):MRI与CT相比较对膀胱肿瘤分期的诊断价值相当。MRI具有无X线辐射,无气体及骨性伪影,成像参数多,可多切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须造影剂即可观察血管特征等优点,但其造价昂贵,扫描时间长,一般用于CT扫描有禁忌(如造影剂过敏、担心射线暴露)的患者。
盆腔淋巴结活检:这是对膀胱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期是最准确的方式。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与膀胱癌分级及分期有关。
总结:凡是40岁以上出现血尿(包括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必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膀胱肿瘤的可能。一般来说发现的越早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更容易治愈。
如果您觉得此经验有用的话,请点屏幕左下角的大拇指,也可以在屏幕右下角找到分享链接,可以把经验分享到您的空间、微博、人人、百度等,让更多的人发现此经验,从而帮助到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