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作为孩子作业辅导者,一定要熟悉孩子当前的教材内容。我们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个错,那就是不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理解来给孩子讲作业,结果自己以为说得很明白了,孩子却全然不知。比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一道数学题 32-9=多少。我们的思维是 先算 30-9=21 再算21+2=23,而一年级教材中的算法却是:先算 10-9=1 再算22+1=23.这就是大人思维和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差别的一个细微体现。
鼓励的效果远大于责骂。有时孩子密密麻麻的要做上好几页的数学题,难免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来做,在我们眼里很简单的却被孩子算错,这时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责骂只会让孩子做了许久作业烦闷的心情更糟糕,鼓励孩子细心检查则效果更好。
用恰当的打比方给孩子讲作业。特别是一到三年纪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这时我们讲作业的时候最好是用一些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比如猴子、兔子、小猪这些孩子上课了解得最多印象最深的来辅助孩子做作业。比如算10+8-7=多少这个加法,可以形象的这样说: 猴子拿来了10个桃子兔子也拿来了8个桃子最后小猪拿走了7个桃子,还剩下多少?
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宁愿放下作业先不要做。有时候我遇见心不在焉的时候我不会立马让其写作业,而是带她出去逛逛她喜欢的地方,把情绪调整好了再写作业,效率会好很多。孩子也会因上一天课而疲劳,也会因被老师批评而不开心也会因和同学发生不愉而伤心。
良好的习惯养成,会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省心不少。主动做作业,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这些给孩子定下一个合理的规矩,避免到晚上11点还在讲作业,孩子哭哭啼啼的,自己也心情毛躁。因为作业做太晚,影响孩子第二天上学,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思维的锻炼。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每天给孩子一些鼓励,告诉并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而绝不是做好某道题解决当前这个问题而已,要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孩子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和学好了。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也要针对孩子想一些积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