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地关注孩子的所有感情。孩子的感情,父母要全面关注,不论是好与坏,还是很微妙的,都要抓住了及时的加以引导,不要忽略孩子的每一个表情。比如我家宝宝看到一条小金鱼死了,就很伤心,脸上写满忧愁、惋惜、怜悯等,我就给宝宝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大自然的规律。
善于理解孩子,但不溺爱孩子。父母子啊培养孩子的感情时,应该多去理解孩子,比如孩子有些焦虑,眉头紧锁,这时父母应该耐心的问一问孩子,蹲下来仔细的看着孩子,温柔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妈妈,孩子不管对与错,都给他讲清楚道理,孩子就能接受了。但是家长注意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在家里孩子第一次打坏了茶杯,父母不生气不教训孩子,也不让孩子打扫碎片,反而先考虑孩子有没有受伤;第二次孩子可能会故意打坏,他们想反正没有什么惩罚。这样溺爱孩子,只会导致孩子责任感缺失的。所以要合理的疼爱孩子,该让他们做的事情,都要去做,自己打碎了茶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己打扫碎片。
让孩子理解消极的感情。对于孩子来说,喜怒哀乐都是溢于言表的,其中一些消极的感情,孩子往往不大理解,比如生气、忌妒、贪婪等感情,应该让孩子理解。可以拿忌妒来说,比如有的小孩子买了新的头花,别的小朋友都没有,但是都想要,这样就产生忌妒的情况了。
鼓励孩子能描述自己感情。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自己经历的事情该怎样表达,对感情描述不清楚,这样家长也很难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所以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描述感情的方法,比如孩子感觉到委屈,就可以引导他说,自己做了感觉对的事情,却被别人认为不好。通过对感情的描述,可以帮助孩子认清问题。
教孩子建立感情词库。父母应该想办法教孩子建立一些感情词库,比如一些表达情绪的词,如嫉妒、失落、内疚、遗憾等等,让孩子明白具体的意思,能帮助孩子在一些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在与他人交往中,孩子因此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一些想法和感情了,就能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了。
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孩子遇到的感情问题,比如有些沮丧,家长要问清楚原因,帮助孩子想想解决的办法,这里父母应该担任引导的角色,比如孩子说出自己不高兴是因为喜欢的小朋友不和他玩了,这样父母可以说“你是不是应该多去帮助别人,这样就能获得别人的一些好感了。”
文字个人手打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