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低幼龄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长在孩子幼时不断干扰孩子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从孩子幼时开始,家长需有意识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呵护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幼时,在玩玩具,看绘本,啃咬东西,盯着一件物品,看起来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家长谨记不要打断,不要打扰,安心坐下,不随意在孩子面前走来走去。
为孩子创造不被干扰的环境:婴幼儿注意力稳定性差,容易因新鲜事物和刺激转移。父母需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如:孩子玩玩具或看绘本的地方最好在儿童房,儿童房装修不宜花哨:糖果、电子产品等尽量远离孩子的视线。
让孩子生活规律,并加强时间管理:为孩子创造规律的环境,规律的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动有静,有张有驰。当孩子适应规律的生活后,在作息转换时,才能较快速的由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同时,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学习、生活计划,加强计划性的同时,做好时间管理。
让做的事情目的明确,更有趣:对事物的兴趣,是孩子专注起来的内在驱动力。当事情对孩子来说有趣,好玩,能满足他的需求时,他的行为自然会专注,比如看喜欢的动画片。同时,家长在孩子行为之前,对行为的目的和做法指向明确具体,也更易让孩子注意力集中。
常做训练注意力的游戏: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穿珠子、找碴、快速找数字、走迷宫等等”;另外如听故事,并让孩子复述;或者让孩子帮助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一次性拿来;或者让孩子传口信的,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以此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坚持下去,定能见效。
加强孩子的自控力练习:孩子的自控力差,坐不住,也是专注力差的重要原因。外来的声音、眼睛忽然瞥见的糖果、偶而想起一件事等等情况,都会引发孩子跳出当前的专注状态。因此,想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还要加强孩子的自控力练习,让孩子面对诱惑时仍然坐得住。
比如:家长偶尔在孩子做事时,装做无意的把他感兴趣的玩具、图书或糖果等放在他旁边。当孩子表现要起身选择新物品时,家长应及时提出要求,让孩子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