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尿常规,你知道如何收集尿液吗?

我们正常每天需要排出 1~2 L 的尿液。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有可能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膀胱病变引起的。在每次解小便的时候都应该留意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健康「密码」。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早期发现很多疾病。比如:正常的尿液由于尿素分解,会出现氨臭味。如果闻到一种烂苹果的气味,那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征兆。尿液中如果泡沫多,可能是因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多,说明有可能存在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然而,疾病的诊断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需要结合检查和医生的判断。常规检查时,如何正确收集尿液?在做检查之前,首先要了解正确收集尿液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检查结果可能会产生误差,会误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如何收集呢?
方法/步骤
1

检查前不要大量饮水和喝咖啡、浓茶等。

2

收集时一般用清洁干燥的容器收集,一般体检中心会有一次性尿杯。

3

检查时尿液应留取 10~30 mL 左右。

4

收集中段尿。收集的时候留取中间那一段的尿液,排尿刚开始或快结束的尿液不要收集。当然,有时候为了诊断的需要,会特意嘱咐收集起始尿液和末段的尿液。

5

规定时间内送检。收集的尿液应该在半小时之内送检,最晚不超过 1 小时。

6

女性应避开经期,采集前清洁外阴,防止阴道分泌物的混入。

7

包皮过长的男性留尿前最好能清洁尿道口,留取尿液时翻起包皮。

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科普,帮助大家弄明白了什么是尿常规检查,如何正确做这个检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