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避免冲奶粉误区!冲奶粉,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正确的冲奶粉方法可以最大化地让宝宝吸收营养、健康成长,错误的方法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为了不让宝宝的健康大打折扣,Bimbosan宾博育婴专家提醒:泡奶粉的几大误区可要仔细避免哦。误区一:矿泉水有益健康,因此用来冲奶粉不是更好?现在很多家庭都告别了热水壶,以饮用矿泉水来满足日常需求。虽然矿泉水富含矿物质,但对婴儿来说里面的磷酸盐、磷酸钙含量过多,脆弱的肠胃还无法吸收这些物质,并且因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奶粉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其实泡奶粉最好是用自来水,烧开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因为目前家庭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自来水里的微量元素含量程度在婴儿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水的酸碱度也比较适宜。误区二:多多益善,奶粉越浓,营养更多奶粉并不是越浓越营养的。奶粉中含有钠离子,所以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才不会使钠离子浓度过高。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同样也会引起营养不良。所以家长给孩子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误区三:开水可以杀菌,水越热冲调的奶粉越好奶粉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中会发生变性。如果用水温过高的开水冲调奶粉,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冲调奶粉应该使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可以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也可以防止婴儿在饮用时烫伤。误区四:转奶的时候过分小心。我们都知道宝宝转奶是个需要耐心和观察的过程,在转奶期妈妈们需要很细心,但是太过小心也不一定是件好事,比如有的妈妈一天内换了新奶粉,发现宝宝似乎不太能接受,就立马换回原奶粉,宝宝一下子无法接受新奶粉是正常的,妈妈应该在保证宝宝“不喝出问题”的情况下适当地“狠一狠心”。正确转奶方法应该是先在原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调配原奶粉、新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调配原先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原先的奶粉。这时候还要注意的是,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起皮疹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不要转奶。误区五:要先加水再加奶粉?冲奶粉应该“将水加入奶粉”还是“将奶粉加入水”?一些马虎的妈妈会觉得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泡出奶粉就行了。其实,“将水加入奶粉”和“将奶粉加入水”,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先在奶瓶里放奶粉,然后再倒入水冲调,而这水仍然加到原定的刻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奶加浓了。过浓的奶,对于宝宝来说是有害的,肠胃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更有可能让宝宝发生肾功能衰竭。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在奶瓶里放一定刻度的水,然后再往里面加入奶粉。这样做,虽然搅拌后的奶粉会比原来的刻度涨出一些,但是浓度合宜,是有利于宝宝的吸收和消化的。误区六:奶粉煮沸再继续给宝宝吃合适吗?很多妈妈为了一时方便,会一次性冲泡大量奶粉,喝掉一部分后将剩余的保存起来,下次需要喝的时候再进行二次加热甚至是煮沸已经冷却了的奶粉;或者有时是对冲调好的奶粉一直进行保温。这些妈妈最大的问题是太懒,虽然省了一时力却是害了宝宝!可以说这样“冲调”出来的奶粉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而且里面还会有各种细菌、杂质,这样的奶真的还能喝吗?如果实在是因为没有办法,那么可以使用专用的暖奶器进行保存。但是也必须是泡好的、未吃过的情况下,并常温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暖奶器里的温度一定是超过常温的)。
上一篇:如何吸引买奶粉的用户
下一篇:Word如何清除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