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宝妈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给宝宝冲奶粉时,奶粉总是起疙瘩,又很难把这些疙瘩给消散掉,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工具/原料
1
奶粉
2
热水
方法/步骤
1
可能是因为奶粉的颗粒大小不理想,奶粉颗粒过大,虽然容易浸润、沉降,但难以分散和溶解,反之奶粉颗粒过小,容易漂浮,不利于浸润和沉降,另外,细颗粒奶粉的颗粒内部毛细管比较细,与水接触时容易形成液膜堵住毛细管口,使水无法浸透和扩散,这也不利于浸润和沉降,最终导致“疙瘩”的出现。
2
也可能是奶粉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奶粉中含有大约 20%-25%的脂肪,脂肪具有疏水性,过高的脂肪含量会使奶粉的浸润过程受阻,继而影响奶粉颗粒的沉降、分散、溶解这一些列过程,使奶粉溶解性大大下降。
3
或者是奶粉的含水量变高,刚开封的奶粉冲调性比较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奶粉可能受潮,含水量上升,这样就降低了奶粉的浸湿性,从而使奶粉冲调效果下降。
4
或者是奶粉中的蛋白发生变性,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大概在 20%左右,如果用温度过高的水冲调奶粉,容易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凝固的蛋白质使奶粉颗粒无法更好的分散和溶解。
总结
1.奶粉颗粒大小不理想。2.奶粉中的脂肪含量过高。3.奶粉的含水量变高。4.奶粉中的蛋白发生变性。
注意事项
1
相同冲调条件下,一般脱脂奶粉的冲调性要比全脂奶粉好一些。
2
在冲调奶粉时,尽量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水,防止蛋白质变性使奶粉不易分散、溶解。
上一篇:风扇电机有4条线如何区分
下一篇:宝宝奶粉如何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