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孩子似乎是可以拿来作比较的,当他们发现孩子与其他孩子的(性格、学习成绩、礼貌等方面)悬殊很大时,会把过错或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咎到孩子个人身上,而没有进行自我反思。大概自己无力改变,便劝说孩子“自救”(自我进化),而不会想办法帮助孩子共同克服难题,理性地将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一般。在这种偏理性化状态下,孩子做得对与不对,似乎都无太多影响,没有适时地鼓励及纠正,以致孩子得不到存在感或认同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想要突出表现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有些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与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关怀与沟通,喜欢将心事与想法都埋藏在心底。父母以为和孩子有代沟,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若肯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在情感上的支持,孩子必不会像今日这般沉默。 另外,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是无法忽视的。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让孩子从小跟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从而使孩子受到了祖辈那代人思想的影响,孩子或因而产生了许多陈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以此在同龄人中树立了一个“异类”的形象。 1、自小的教育与培养很重要,父母并不是把孩子生下来就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既不可“放养”,亦不能管得过严,要松弛有度。 2、像朋友,要尊重孩子,有时候不要一概地否认孩子的观点,适当的时候表示出正面的鼓励。 3、不要轻易许下承诺,孩子是基于信任才会把你觉得看似简单的事情看得很认真,你一旦违背了当初的诺言,孩子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一次可能哄哄也就过去了,可是两次三次接二连三地下来,孩子必然会对你产生信任危机。这不仅会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可能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人之后的为人处世,他会变得多疑,爱撒谎,不信任别人。 可想而知,孩童时期的家长教育显得多么重要,家长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孩子,而应与其建立一种平等、互信的朋友关系,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应该是指导性的,而不是命令式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每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吧!
上一篇:阳光房漏水怎么处理
下一篇:孩子的教育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