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83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如何通过学校研究对吸烟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正

学校研究着眼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前提是在吸烟开始的第一步时进行干预。此时的干预比对已经成为习愤性吸烟者时再使其停止吸烟更为有效。即使青年人巳经开始了吸烟,但是许多人还可能厌恶吸烟的某些方面,并且很少有人严重至成瘾的程度。  这些提示青少年是吸烟干预的重要对象。关于干预开始的最佳年龄问题尚无定论。目前尚缺乏资料解释儿童吸烟的动机,也不能说明在减少和防止他们吸烟方面何种方式最为有效。近来有些资料提示不能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和态度简单地归结为他们的同胞、朋友和双亲中有较多的吸烟者。  这些研究提示为了了解青少年的吸烟动机必须检查:①在他们周围是否存在积极鼓励吸烟的社会影响,②在他们周围的非吸烟者所持的反对吸烟的态度和主张是否坚决。有资料表明随着青少年非吸烟者逐渐长大,他们开始以正面的眼光看待吸烟,并且在实际上投有吸烟的情况下获得吸烟好像是一种放松的想象。有人认为当吸烟被鼓励而反对吸烟的观点缺乏或很弱时,尚未吸烟的人很容易转变为开始吸烟。  在由非吸烟者向吸烟者转变的过程中,应当对性别差予以特殊的注意。有限的资料提示,不同性别在由非吸烟者向习惯性吸烟者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社会的和心理方面的差异。  一般说来,男孩成为习惯性吸烟者的年龄小于女孩,例如在女孩成为习惯性吸烟者的年龄时男孩可能已经开始戒烟或成为“前吸烟者”(exsmoker),男孩对吸烟所引起的欣快的感受比女孩发生为早。女孩比男孩在吸烟方面可能会承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而且对尼古丁的生理敏感性高于男孩,因而她们比男孩更容易成为较为轻度的吸烟者,并抽吸尼古丁含量较低的香烟。  现代研究指出学校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倾向于教给学生一个应付手段,使他们能够抵抗吸烟的引诱及其他压力。干预的方法生要是采取观看专门制作的录象带、写出对录象带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小组讨论及在教室内张贴墙报等方式,并进一步将学生反应的信息进行反馈。McAlister及其同仁利用同年龄组的学生领袖教给6——7年级的学生对吸烟的社会压力作出适宜的反应,结果显示:①实验学校吸烟率的增加低于对照学校,②在实验学校内建立起了一个广泛的抵抗吸烟的气候;⑧在实验学校内无论1年还是33个月的吸烟开始率均显着低于对照学校。教给学生抵抗吸烟压力的应付技术(coping skill)、生活技术训练(life skill training,LST)帮助学生建立起包括吸烟在内的青年间题的基本生活技术。  除了教给学生抵抗吸烟的社会压力之外,近来还倾向于将吸烟的长期危害的知识、吸烟的即时的生理作用告知学生,这对降低中小学生吸烟率都是有效的。  总的说来,可以认为间接干预在矫正吸烟行为方面正在取得进步。但在已经建立起来的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程序中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教师和双亲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为了在比较有效的广谱干预程序中确定不同成分的有效性,进一步开展对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