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脆弱、胆小、悲伤、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而且很难制止。正是由于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导致社会对这一群体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而去维持一个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都如此的,所以关键不在于你是不是单亲,而是在于你有没有足够的爱。美好教育总结出以下教育误区供家长朋友们参考:溺爱教育,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出现来自于家长的弥补心态和于心不忍,这种教育现象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一多半,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惩罚教育,惩罚教育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最常见的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或对孩子所进行的。一些家长把婚姻破裂后对另一方的惩罚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有一些由于社会的压力太大,工作繁重与不顺心,工作条件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后对老人和孩子施以暴力和虐待。放任自流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家庭在学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有些家长只要孩子愿意的事情,从来不使绊,只要不在大人跟前晃,想干啥就干啥。有些父母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圈地”式教育,“圈地”式教育,通俗的说就是把学生活动的场地严格地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或断绝与周围学生的交往、接触。一般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视其宝中之宝,非常担心其安全,常常把学生限制在家中或规定的圈子内。有的单亲家庭干脆把孩子长期关在家里,不允许与附近的邻居学生交往,更不允许与已离异的父(母)亲来往。
下一篇:如何避免单亲家庭孩子有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