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左右,很多家长都感觉到孩子突然变得十分任性,一言不合就发脾气、闹别扭,让人十分抓狂。这种现象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被称为“第一反抗期”,是所有的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只是强度不同而已。无论孩子“对着干”的强度如何,第一反抗期总是客观存在的。但家长可以尝试学习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平稳地渡过第一反抗期。
方法/步骤
1
一、适度放权,鼓励自理反抗期的孩子因为什么事儿都喜欢“我自己”,所以也是锻炼他自理能力很重要的契机。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支持孩子的美好愿望,比如自己吃饭、穿脱薄衣物、洗袜子等,并且多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理解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孩子“对着干”的表现,而且还会让孩子的自信感油然而生。
2
二、判断需求的合理性成人是家庭中的权威,孩子的感受和合理需求往往并不被察觉和重视。父母常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一件事情的正误,比如怕把家具弄得到处都是水而不允许孩子把水从浴缸泼到地上,但孩子却可能是在探索怎样才能水花四溅,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所以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努力把孩子的合理需求拉到可控制范围内,让孩子感觉满足,又没有“过界”。
3
三、积极疏导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情绪反应激烈的时候,成人最为束手无策。其实这阶段孩子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比较容易发生改变,不一定非要“硬碰硬”,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活动或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此时尽量不要一味地讲大道理或是直接呵斥。
4
四、学会玩家庭游戏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觉得“我是大人”,所以家长做什么,他就要做什么,不让做就会“对着干”。但事实上,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怎么办呢?不妨送孩子一个”天上掉下个猪妹妹“玩具,学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玩123木头人、过家家养成游戏。通过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满足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的愿望,增强亲子关系。
上一篇:如何选择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下一篇:户外潜水的小常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