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2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满足学习需要、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而学习需要是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客观需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积极稳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但要真正做好却非常不容易。要做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百位状元学习法中做了如下总结:
方法/步骤
2

找准原因。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有内部原因,还可能有外部原因,具体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寻找和分析原因:一是学习缺乏成就感。这些孩子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上课听不懂,经常学习成绩不好,并进而产生习得性无能的自我概念。习得性无能是由于个体屡遭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最终产生个体无能为力、动机缺失、认知情绪缺失,因而产生失败无法避免的消极情感体验。二是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学习目标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三是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厌学。四是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心顾及功课。

3

科学引导。(1)指导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家长要适时地和孩子讨论他的将来,努力从孩子内部激起其学习的动力。(2)帮助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的、远期的、单元的、课时的。(3)尊重孩子的兴趣并注意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事实证明,儿童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4)鼓励孩子获得成功。心理学上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5)为孩子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试着交换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和角色,让孩子做老师去教父母。(6)让孩子有适度的危机感。适度的危机感可以带来一定的压力。(7)发挥榜样的力量。(8)正确的归因训练。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最好指导孩子将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原因,如是否努力、知识是否掌握牢固等,这样有利于改变孩子偏激的归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为后继学习补充动力。

4

讲究方法。(1)学会倾听孩子的诉说。当孩子把不喜欢读书学习的理由都说出来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学习本身,而可能是有的课程听不懂了,某些行为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讥笑了,或者想看电视等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环境影响。家长了解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再设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2)掌握改变孩子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5

调整心态。(1)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2)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3)以积极的心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人生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历程,不仅要善于在顺境中前进,也要善于在逆境中成长,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善于自我调节是联结和协调学习动机的内在需求与外部诱因的中间桥梁。个体的需求可通过自我调节而被激发,并进一步获得朝向目标方向前进的动力,从而引发和维持行为。

6

事实上许多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作为孩子父母更应当重视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对于孩子的学习过程要配合学校和老师,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并针对反馈信息的质量好坏及时采取相应手段。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