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总会由于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因为矛盾的逐步积累而产生纠纷。当纠纷发生时,人们都会采取各种办法去解决。那么,解决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都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呢?
工具/原料
1
纠纷
2
争议
3
解决
方法/步骤
1
通过协商方式实现意见统一,各方达成和解协议后,解决纠纷。当发生纠纷时,人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想要通过自发的力量希望和平解决,这算是人类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当然,如果通过协商可以解决,结果对各方都是有利的,成本也是最低。
3
各方经沟通仍无法解决争议时,说明矛盾已经相当严重,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帮助解决。此时,可以根据各方事先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签订的仲裁协议,选择一个仲裁机构来主持解决争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是社会救济的最后一种途径,所做的仲裁裁决具有国家强制力,如一方不履行,另外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
如果是一般的争议事项,比如财产确认、票据丢失、抵押权实现等,也可以通过法院走非诉讼程序解决。非诉讼程序是通过法院确认一种事实状态,从而使争议的事项产生确定性,以解决争议。
5
如果各方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已无调解或和解的可能性,各方也无法约定仲裁条款,此时,可选择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解决纠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官司。一般来说,通过诉讼解决需要耗费各方当事人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在经过多轮唇枪舌剑后获得最终结果。易经有言:“讼,终凶中吉”,诉讼到最后阶段后,各方都已精疲力尽,最后的结果可能仍不尽人意。因此,如果在通过其他方式有解决争议的可能性时,尽量不要选择诉讼方式。
注意事项
1
诉讼和仲裁阶段的调解与民间调解不同,生效的调解书有强制执行力。
2
和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但可以依据和解协议起诉,类似合同违约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