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人寒暄叙旧,不忘安排好孩子。 家长如果能带领孩子进入社交、与人互动、认识人、听懂话、明白对方的行为等才是对聚会最好的利用。但孩子能坚持参与成人互动的时间很短,家长要安排好孩子的活动,自己也才能安心相聚。但过程中要记得去关照下孩子,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 如果没有玩伴,为避免孩子无聊,给孩子带一些玩具、书等。让孩子自己选择带什么去,或者在家里玩什么。如果有玩伴,尽量带可以一起玩的东西。尽量不选择带电子产品玩游戏,既对眼睛、大脑发育没好处,又阻碍孩子认识生活,锻炼发展社交能力。
3、成人在一起,与孩子逗乐要适当,孩子不是玩具,有自尊心。 这需要父母把握分寸和看护、保护好孩子。对他人给孩子的一些不良评价等最好能当场给予正面、积极的解读。一般孩子面对成人的过分玩笑会很尴尬,家长要予以关注,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及时解围。即使当不快发生时,不要急于斥责孩子,把孩子带离现场,抱抱孩子,理解他的委屈,听他抱怨发泄,平静以后,与孩子讨论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而不伤对方的面子。是否道歉因地制宜,无须强求。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不要给烟酒等戏耍孩子,父母应坚决抵制,并跟孩子明确表态这样做不好,不适合,不喜欢,不应该。同时教孩子学会拒绝。
4、不介入别人的家庭教育,也不给机会让别人介入自己的家庭教育。 由于每个人的观念、做法千差万别,对事物的认知、对你家情况的了解、对孩子的情感等很多因素,导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孩子,更知道什么更适合孩子,而更重要的是聚会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外部因素突然进来又突然消失的指挥将使孩子自己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判断标准等发生混乱,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更将不知所措,坏影响深远。 即使父母的做法不对、有问题,也最好在专业机构了解情况以后给予专业、持续、系统的帮助指导,而非临时切入。 所以父母即使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最好避开别人再“教育”。另外,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不足会让气氛和谐,积极向上,“多夸奖”就算额外给孩子的新年礼物吧。
5、安全教育提前做,做好看护。 拒绝氢气球。 燃放烟花爆竹要孩子远离,身体安全教育要做,防火意识要高,逃生通道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