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了解你的情绪。你有百万种不同的感觉,但科学家把人类情绪归类成数个基本情绪,以方便人们辨认:快乐、接受、恐惧、惊讶、悲痛、厌恶、愤怒和期待。比方说,嫉妒是恐惧的表现形式之一,恐惧自己不如别人,恐惧自己因为不够“完美”或不是“最好”而被遗弃。
理解情绪不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很多时候,我们在潜意识里任凭情绪左右。有意识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控制它们。在情绪形成的那一刻就认出它,而非让其累积而逐渐变得激烈。你最该避免的事情是忽视或压抑感觉,如果你阅读本文,你会知道这么做只会让这些情绪更糟糕,并在随后爆发。
注意情绪出现时脑海里的想法。停下来分析你正在想什么,直到发现造成该情绪的想法。比如说,你的上司在午餐时没有和你有眼神接触,甚至在你未察觉到的时候,“他将要把我开除!”这个想法已经深深埋在你的脑海里 。
写下证据支持或否定引发某种情绪的想法。开始把所有事情连接起来,找出自己做出该反应的原因。当你开始思考,你可能察觉到既然没有人能和这位上司相处愉快,他其实无法开除任何人,否则他将会面对人手不足的情况
问自己:我可以用另一个更理智、平衡的方法来看待此状况吗?探索所有不同的可能性。如果没有,想想其它可能的解释,此举使你意识到很多可能发生的不同场景,而难以下定论。
考虑你的选择。现在你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情绪,想想至少两个回应方法。若你假定自己只有一种反应方法时,就会让情绪控制你,而其实你还有选择。比如,如果有人辱骂你,你感到生气,第一反应可能是骂回去。
做出选择。当决定要做什么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你是在清醒的意识下做出抉择,而不是对另一个互相矛盾的情绪做出直接反应。例如,有人辱骂你而你不做什么。这是你的决定,还是因为害怕与人对抗而做出的直接反应?
改变你的观点。上述的步骤教导你如何不让情绪当场就控制你的行为。若想开始减少经历负面情绪,你得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你学习如何保持乐观及心平气和,你将发现负面情绪越来越少出现,而且无需认真应对它们。
消除许多自私的核心信念,这些信念将引起令人不安的想法和负面情绪。有许多非理性的观点一再使我们心烦。[1]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但我们很多人有时候却倾向于相信当中至少一部分的想法。
消除对自己的许多负面核心信念。有些人则把自己放在太过卑微的位置。他们的自尊本来就在谷底,这些负面情绪就是不够爱自己的结果。“痛苦源自于我无法改变的外来力量。”很多狱友形容自己的一生为一个软木塞,随着一波波的境遇在水面上忽沉忽浮。 你可以选择把自己看作境遇的后果或前因。为自己的举动负责任。
学会避免认知扭曲,这种想法会让事情看起来比实际上还要糟。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带着玫瑰色眼睛看世界(意思是凡事都看得太美好、太乐观,对人世的丑恶和困难估计不足)。然而若你的认知扭曲,你则会用泥色般的眼镜看世界(过于悲观)。这里有一些你应避免的想法。
避免源于自卑的负面想法。自卑源于自我贬低(低自尊),你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无法做某件事,或是不应得到某人关爱。尽量从你的情绪中驱逐自卑感,否则它将妨碍你完成很多事情。全有或全无的想法。每件事都分好坏,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如果你不完美,那么你就是失败者。你拖延做某件事情,因为它们不完美,一直到你别无选择才开始做。
避免源于恐惧的负面想法。人类害怕很多事情,我们让恐惧接管了理性的头脑,因为我们深信坏事即将发生,即使并没有证据显示坏事的发生。过度概括。单一的负面事件变成了无止境的挫败模式。“没有来电,不会再有人给我电话!”或是“她要和我分手。再也没有人愿意和我约会了?”你因为恐惧挫败模式而开始概括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会认出并预料激起你某种情绪的“触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