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宝宝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
食物因素 食物过敏是宝宝湿疹的主要导致因素。 对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的,牛奶及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如果母乳喂养,妈妈食用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
环境因素 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
注意观察宝宝湿疹过敏源 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对牛奶、鸡蛋、鱼和虾等食物过敏。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饮食以豆制品等清热清淡食物为主。不吃蒜、葱、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 奶粉喂养:如果是奶粉中异性蛋白过敏所致的湿疹,选择为过敏体质宝宝设计的防过敏奶粉,也可以添加一些豆奶粉等非牛奶蛋白所制成的奶粉。
适当补充益生菌,改善宝宝的胃肠道健康,保持宝宝大便通畅,减少过敏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保持宝宝适当体温,不宜过热。避免太阳直晒,室温也不宜过高,衣被不要太厚,否则会加重湿疹痒感。
衣服要穿得宽松些,最好是全棉织品。避免丝、毛织物及毛线衣等非纯棉衣物接触皮肤,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
不要用碱性肥皂和过烫的水洗患处。可尝试用金银花水洗澡。洗后给宝宝涂抹有润肤作用的婴儿护肤品。如果身体、四肢湿疹较重时,暂时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药。
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湿疹周边皮肤的细菌感染,加重湿疹症状。
症状严重时应及时看医生,遵医嘱及时用药。不要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激素类药物外用过多会对宝宝身体产生副作用。
湿疹发病年龄在1个月~2岁,因为该阶段宝宝免疫系统及胃肠道消化功能还不健全,容易引发过敏。4个月~10个月时比较重,1岁以后逐渐好转,湿疹面积会逐渐减小。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活动量增加,免疫系统及胃肠消化功能发育逐渐完善,湿疹通常2岁可以自愈,复发机会也逐渐减少。
婴儿湿疹轻者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婴儿湿疹发病急性期应避免预防接种,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脑疫苗。
避免与单纯疱疹的宝宝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