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在形成时有两个发育、分化的旺盛期,也是最容易受损害的时期,科学界把它称为脑发育的临界期,一是胎龄10~18周,这是神经母细胞增殖、发育及分化、迁徙、形成脑组织的时期;二是生前3个月至生后2岁,即脑发育成熟的主要阶段。
这两个阶段需要更多的碘来合成足量的甲状腺激素供应脑发育,若缺碘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轻者会导致5~10个智商的丢失,重者导致呆傻,而且缺碘造成的智力损害是不可逆的。
孕期缺碘除可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外,胎儿出生后还可表现为明显的智力低下和精神运动障碍,如聋哑、偏瘫和身材矮小等典型表现的克汀病,重者可造成畸型、早产、流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
因此可见,碘对孕期的孕妇及婴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孕妇孕前就要到医院测定尿中的碘含量,如果不足,应及时补充。
怀孕后宝贝也来和妈咪争夺钙质,特别是处在怀孕中期(4~6个月)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加快,以及孕妈咪体内各器官功能状况和物质代谢的显著变化,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此时若不注意补钙,便会造成孕期缺钙,导致血钙降低。
另外,不少孕妈咪在怀孕期间会出现腿部痉挛(俗称抽筋)的情况,且多在小腿部位,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抽筋不是自然生理反应,特别是怀孕3个月后很可能就是缺钙的表现孕妇怀孕几个月开始补钙,一些孕妇虽然体内缺钙,却没有表现为小腿抽筋,最容易忽视补钙。
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
牙齿松动也证明要补钙了。
适当的、合理的运动能促进孕妈咪消化、吸收功能,可以给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到时候会有充足的体力顺利分娩,分娩后也能迅速恢复身材。
怀孕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消除身体的疲劳和不适,保持精神振奋和心情舒畅。
孕期运动能刺激胎儿的大脑、感觉器官、平衡器官以及胎儿和呼吸系统的发育。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母体及胎儿的新陈代谢,既增强了孕妇的体质,又使胎儿的免疫力有所增强。
运动时由于孕妇肌肉和骨盆关节等受到了锻炼,也为日后顺利分娩创造了条件。
可适当食用一些富含碘的天然食品,多吃海带、紫菜、海鱼、虾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专家建议,从孕期3个月后就要有意识地补充各种钙剂。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 在怀孕第4~7个月之间是孕妈咪最适合运动的时期,以怀孕的前期、中期、后期而言,一般来说运动只能做到中期即怀孕七个月前,而且运动的时间要越来越短,动作要越来越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