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60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怎样设计和把握多媒体教学课件:[2]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一是符合教学对象,即以特定的读者为对象;二是符合教学大纲,即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三是符合教学原则,即编制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严谨规范的;四是符合人的网状思维形式,即交互性要强,这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任务。〈一〉、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  西方一些教育权威人士认为:“没有教学设计就没有优化教学过程”,可见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开发多媒体课件也一样,教学设计是其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确定教学内容,定位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1、选题  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必须符合教学大纲且为本专业的重点难点、高新技术,学术前沿或填补空白的内容,特别是那些用传统媒体和手段表现不了而适合用多媒体手段表现的内容。  2、目标设计  目标设计就是课件使用对象的定位设计。比如课件的使用对象是教员还是学员,是面向个体还是面向社会,是自学还是课堂讲授等。不管哪种方式,“学”应是设计的重点,要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课件,目标设计应定位在学员自学为主的基础上,又能与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联通,一起学习,交流学习经验;与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作用,既能够及时求得老师帮助,老师也能够清楚掌握每个学员的特点、能力,加强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二〉、程序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把教学内容的各部分组织好、安排好,形成一个整体的东西,是对多媒体课件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设计,对课件信息的组织和管理,使用和控制是总体设计的关键。结构设计应达到巧妙新颖、严谨灵活、信息适量、媒体和谐的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针对课件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信息媒体的有机组合,设计一种最佳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充分地、最生动地展示,这是多媒体课件结构的基本要求。  2、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包括基本功能设计和扩展功能设计,课件的基本功能设计由多媒体课件的基本任务决定,扩展功能设计由多媒体技术功能决定(如帮助、联想、推理的实现)。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功能,也是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区别于其它电教教材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多媒体课件的本质属性。对于课件的交互性的设计,必须根据课件的性质、用途、目的、使用对象的水平和需要等因素进行精心设计。一般来说,课件应当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否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件的使用价值。但对课件交互性的判断,不能一律认定为交互性越强越好,还应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课件而加以区别对待。  智能性则是多媒体课件的扩展功能,也是课件的主要特征之一。课件的智能性,一般表现为课件的运算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评估选择能力等。课件的智能化程度在课件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和严密设计,它是课件设计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一,它对课件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当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并力求实现好。  另外,课件的设计必须讲究多种效益,必须体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提倡“少投入、多产出”,鼓励创作适用面广且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课件。课件要适应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发展,易于网络运行。〈三〉、制作和调试  1、准备素材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图象以及各种数据,为了不影响制作进度,这些素材必须先期收集整理,将准备工作做到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课件的开发只能是空中楼阁。  2、制作  制作是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攻坚阶段,也是将收集的素材进行编辑、组织、整理的阶段;它既是教学内容得到深化的过程,也是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因而,前面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制作”而来。制作生成的课件,还需要运行、调试,并切要先期投入试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广泛听取反映,进行进一步修改、加工,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完整,程序运行时的顺畅、自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