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怎样构建网络时代的文学观——孙子兵法的白话文

始计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探讨研究的。因此,要从五个方面,通过敌我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使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艰险。天时,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情况。地利,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攻守的有利或有害。将领,是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指部队组织编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和军需物资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凡了解者就会打胜仗,不了解者就会打败仗。所以,要把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估计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要看看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制度能得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根据这些因素,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若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一定能胜利,我就留下来帮他;假如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会失败,我就离去。有利的计划被采纳后,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所谓态势,就是根据如何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动运用兵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要装作不能打;要打,则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进攻,便装作要向远处进攻;要向远处进攻,则装作要向近处进攻。对于贪利的敌人,要以小利引诱它;对处于混乱状况的敌人,要乘机战胜它;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加强力量防备它;对于兵力占优势的敌人,要避免与它决战;对于易怒的敌人,要骚扰激怒它;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狂;对于休整得好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状态下采取行动。这便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而且事先是没有规定的。凡是在开战前预计可以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有利的条件充分;凡在战前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的条件不充分。筹划周密,有利条件充分的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有利条件不充分的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有利条件的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负的结果就很明显了。作战篇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准备轻便的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披甲带盔的士兵十万,还要不远千里运输粮食。这样,前方后方的支出经费,招待宾客使节的费用,作战器材的准备,车辆盔甲的补给,每天要开支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出动。在这种情况下用兵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消耗;让军队长期在野外作战,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困难。如果军队疲惫,士气挫伤,兵力穷尽,财力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着你的危机而起兵进攻。到那时虽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救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不惜代价儿求速取胜的,未听说过为追求指挥艺术高超而把时间拖得很久的事。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是不会有的事。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危害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食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草就在敌国征集,所以,军队的粮草就可以保证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军队出动而贫穷,就是由于远途运输。远途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在军队集中的地方,货物就要涨价;货物涨价,就会使百姓钱财耗尽;钱财耗尽就必然导致加重赋役。国力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就要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军费,为修理车辆,医治马匹,制造盔甲、弓箭,装备戟楯、蔽橹以及补充运输用的牛和大车,也要用去十分之六。所以,聪明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补给粮食。消耗敌人粮食一钟,抵得上从本国运输粮食二十钟;用敌国草料一石,抵得上从本国运输二十石。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善于激励部队;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善于奖赏士兵。因此,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把车上敌人的旗帜换成自己的旗帜,和自己的战车夹杂起来使用。对俘虏要善待和保证供给,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强大的道理。因此,用兵作战贵在战胜,不宜旷日持久。所以,懂得用兵的将领,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谋攻篇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是,使敌国全部降服为上策,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降服为上策,击破敌军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策,击败敌旅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卒降服为上策,击败敌卒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策,击败敌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的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的高明。所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用政治谋略挫败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而其次是用军事力量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制造攻城用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要花几个月才能完成;而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几个月才能竣工。如果将帅克制不住愤怒的心情,而强迫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地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兵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所带来的灾难呀!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使敌人的军队屈服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是用硬攻,消灭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可以顺利圆满地争取胜利。这就是以谋胜敌的法则。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打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的就要见机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打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了。将帅是国君的辅佐。如果辅佐得周全,国家就一定强盛;如果辅佐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国君可能使军队受到祸害的情况有三种:不懂得自己的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命令它前进,不懂得自己的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命令它后退,这就叫束缚自己的军队;不懂得自己的军队内部事情而干预军事行动,就会使将士迷惑不解;不懂得军事的权谋而干预军队指挥,就会使将士产生疑虑,列国诸侯就会乘机进攻,自己就会灾难临头。这就是所谓的自乱军队而导致敌人胜利。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知胜利: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用法的,能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能胜利;以自己的有准备对付敌人无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干预的,能胜利。这五种,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