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发展来历
方法/步骤
1
大米的发展来历?大米(Rice),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2
历史发展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3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北方寒地粳稻种植的不断扩大,1988年免淘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粮食局第二制米厂规模生产。1989年50吨/天生产线上马。
上一篇:旱稻怎么种植
下一篇:原神薙草之稻光攻击力加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