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法是指两种气相之间或一种气相和一种固体之间的反应,例如让镁蒸汽和氧气剧烈反应,可以得到晶型不够完整,但是活性比较高的活性氧化镁。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生产纳米氧化镁,例如用镁蒸汽和氧气进行气相反应制得矩形或立方形纳米晶体氧化镁,氧化镁晶体的晶格参数为4.211—4.214A,粒径为50—400nm。粒径随氧气分压与镁蒸汽分压之比的增大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种气相之间的反应产物品质决定于原料的质量和反应条件,例如使用高纯度的金属镁和高纯氧气,可以得到99.999%的氧化镁,杂质的含量可以达到10-6以下,是生产高纯度电子级氧化镁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工艺生产的氧化镁活性偏低,也不适合生产大规模应用的低附加值产品。将金属镁粉与氧气混合,使镁粉悬浮与氧气中,其中镁粉浓度>(20—100)g/m3,将混合气导入空气和过氧化氢混合气中,点燃进行爆炸式燃烧,将产生的氧化镁进行自然冷却并收集,氧化镁产品为球形,粒度在10—100nm。气凝胶法也是生产活性氧化镁的工艺之一,其中主要是生产纳米氧化镁。原料可以是烷氧基镁,例如把甲醇转化为氢氧化镁凝胶的溶胶—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和真空脱水,得到粒径小,活性高的氧化镁。此法制得的氧化镁具有非常高的表面化学活性,可作为高效解离吸附剂,吸附有毒化学物质,如:含有机磷化合物和酸性气体等,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