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对医生说不要开“好药”否则以后严重了就无药可用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我们所说的“好药”是指长效的抗高血压药,并不是指降压最强。比如硝苯地平片,其降压作用很好,但其作用时间短,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是造成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长效的抗高血压药。
2.高血压的治疗在于持之以恒,自己不要随意减药,以免引起血压的波动,应根据血压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或药量。有些病人夏季血压会低一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但也有患者夏季血压会更不好控制。
3.有些患者服降压药希望2-3天就将血压降下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尤其是老年人。我们希望患者的血压在2-3周内逐渐降至目标值。根据病情不同,目标值也不同。过高、过低和血压波动都是有害的。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我们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戒烟、限酒再加上合适的药物综合治疗,高血压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4.已知自己血压高,但没有症状,就不用抗高血压药,认为一旦用药就停不下来了。虽然没有症状,但是高血压在不断损害身体,可以发展为心肌肥厚、动脉硬化,等到严重时再用药就晚了,所以要尽早干预。
5.已进行了降压治疗,但不注意饮食(高盐、高脂、高热量)控制,不运动或少运动,不能控制体重及吸烟。这样既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而且会增加高血压的危险度,增加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发生的风险。高血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
6.高血压患者在初诊时应该做几项基本的检查,如心电图、生化全套及尿常规,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做一个微量白蛋白尿。生化检查主要看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心电图主要看有无心脏损害,尿检主要看有无肾损害,高血压不能单纯看血压的高低,还要看你有无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综合判断危险性,进行综合治疗。如尿酸高,还不适用利尿剂治疗。
7.提倡家庭自测血压。因为在门诊一次血压测量不能反映全天的血压情况,当然先做一个动态血压最好。比如如果你夜间血压增高,那晚上应该服一片药。但自测血压也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加重一些患者的焦虑情绪。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