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2013年高考于6月7日开始,全国各地高考考生进入紧张而有节奏的复习中。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详细说说去抓哪些规律点,才能在最后一年的突击当中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高考前几天应该怎样复习语文才能取得高分,希望给2013高考的考生带来帮助!重视考试大纲我们主张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它的目的和要点。 很多同学都有共同的感觉,说就是语文很少出课本上的东西。阅读的文章都是从各个报刊杂志历史著作里面选,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入手去复习。也正是语文考试的这个特点,让很多同学都放弃了语文有步骤的备考复习,转为听天由命。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试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这个“宗”,就是大纲中规定的考点。 就以大家最头疼的现代文阅读为例,无论一张试卷出现什么样的文章。出题点肯定是扣在“主旨”“结构”“语言”“手法”“词句理解”等几个方面。如果有心的同学已经看到过高考考点的话就会发现,关于阅读的考点连一页纸都不到,而且无论诗歌、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考点是及其相似的。这也就告诉我们,任何一样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去解析和理解的,其实就那几个方面。一旦我们把握住这些考点,就能够根据题干准确猜到出题人意图,再去组织答案,必定不会出现问题。根据考点逐项攻破当我们对考点了熟于心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考点逐个攻破。每个考点,会有对应的基础知识。比如说就修辞手法而言,我们高考规定的必考修辞只有八个。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工具书对八种修辞进行熟悉和辨析,并且了解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之后再去做一些类型题加强理解。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文章当中遇到什么样的修辞,都不可能再成为难点。再比如说病句辨析也是大家觉得很难得一个考点,但是病句的类型只有八种,我们平时的试题中,不管出多生僻古怪的句子,出错必定是在这八种情况之中。那我们只需要熟悉各种病句类型就可以做到对句子的准确判断了。关注答案可能很多同学对答案的理解就是做完题对照一下。实际上,从答案当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说,此种类型题要从那几个方面来答,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答,要思考的角度是哪几种。我们都可以从答案当中获得并且指导我们以后的做题。从考试来说,语文和数学物理等学科没有什么根本区别。语文也有属于自己的公式,这就是答题的思路和模式。尤其是高考真题,更是我们着重研究的对象。因为只有高考真题才能反映出高考出题人真正的意图点和答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被填鸭,而是要主动去思考,去总结。网上关于答题技巧的信息非常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做题时候的思考和别人的提示来形成自己的答题技巧。比如说,语文名师王大绩有一个很出名的技巧就是“关注句号”。他通过对句号的把握,来提取答案要点。在实际操作当中是非常可行的。需要提示的一点,技巧类的东西,必须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如果缺乏实践,再好的技巧,我们也只能纸上谈兵。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的积累应放在平时着意进行。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素材,都应该从多方面去理解,而不是仅仅从最常规的一个方面论说。这样很容易失去新意而无法让批改老师眼前一亮。因为作文素材积累绝对不是只摘抄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加入很多自己的想法。材料应该为我们所用,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让素材表现我们想要的角度,而不是我们成为材料的奴隶。最后几天的冲刺该做什么呢?“再”翻一翻教材由于高考只采用课外的阅读材料,因此,许多同学往往不再重视手中的教材了。其实,近几年的高考中也不乏与教材内容相勾连的试题,因此关注教材还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高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将近一百五十篇课文,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它们的语言及其所体现的情感、思想都是丰富的宝藏。在考前的最后几周里,在复习的间隙,我们不妨重新翻一翻教材,若时间允许,甚至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作品朗读一下,一来可对典范的语言有再一次的感受和积累,二来也可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材料和思想,加以借鉴,用来丰富自己的写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材中其实有不少内容必然属于高考考查的范畴,例如课文所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篇目中常见的、特殊的文言现象等,完全可以利用重翻教材的机会,通过温习相关的注解达到温习巩固、拾遗补缺之效。若还能同时记诵一下需要背诵的篇目,那就是一举三得了。“再”理一遍错题同学们在整理错题时可以按错误的类型归类——弄清错误出现的原因是记忆性的错误还是理解上的偏差,是审题的失误还是答题的表述不清——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区别地加以矫正,引起注意。也可按照试题的类型或考点的不同分类——弄清是信息的筛选还是概括能力有所不足,或者是鉴赏、评价能力的薄弱——以便我们改进、总结某一类型试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总之,梳理一遍综合复习阶段所做的试题、试卷,会有助于我们清醒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克服的方法,对于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得分率必然见效。“再”列几个提纲列提纲自然是针对作文的准备而言的。冲刺阶段,我们也许没有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来写完整的作文,但保持比较良好的写作状态还是必要的。而借助提纲,我们可以操练审题立意的能力,也可训练谋篇布局的技巧,这其中包含了立论角度的取舍、核心观点的表达以及阐释证明的内在逻辑,可谓保持写作状态最简省有用的方法。假如你还想提升一下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的技巧,也可用两三百字练一练笔。尤其是作文开头的部分——如何分析文题,如何提出观点并作简要阐释——许多同学的表述往往含糊、跳脱,极易导致作文展开部分的偏离题意或条理不清,写作能力尚有欠缺的同学不妨予以特别的关注,适当强化入题的写作练习。关于写作方面还要提醒一点:不要猜题!关于写作方面的准备,还有一点提醒:最后阶段,同学们无需猜题,也不必专花时间背诵所谓“好文章”。猜题往往劳而无功,提前背好常常导致生硬,此二者都是造就“套题”作文的祸首,与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临场调动积累自己写,更加贴切自然。将有限的复习时间花在刀刃上,这也是提升最后阶段复习效益的不二法宝。
下一篇:新手开车上路注意事项